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位老人与N个少年犯的情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5日08:46  法制日报

  

一位老人与N个少年犯的情缘

  图为王增铎在与少年服刑人员交谈。

  文/图本报记者 于呐洋

  一位少年笑呵呵地向一位老爷爷鞠躬,慈祥的老人伸出一双大手正欲牵起少年的手……这是一幅用铅笔精心勾画的素描,温馨的画面背后是一个浪子感动的心。2009年春节前夕,这张亲手制作的粉红色的贺年片从北京市少管所一位少年犯的手里寄给了一位老人。

  “爷爷,您放心吧!我现在挺好的,您自己多保重身体!”这是一个问候电话,电话里的少年刚出狱找到了工作,他没有忘记几年来这位爷爷无微不至的关怀。

  一张张贺年片、一个个电话、一封封来信,这些都来自北京市少管所少年犯,而他们心怀感激的爷爷,就是王增铎。

  今年75岁的王增铎离休前曾任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副局长。2004年12月8日,国家机关“两院四部委”,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安全部、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老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启动“银色之光”帮教活动,王增铎带领司法部离退休干部帮教小组成员李永、邵桂新、解秀芝、邹德慈等先后与4名特困未成年犯结成了帮教对子。自2004年起,王增铎带领帮教小组先后26次前往北京市少管所,与4名帮教对象开展面对面谈心帮教。在他的鼓励和帮教下,4人先后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3人获得减刑,2人提前释放,1人获得假释,另1人当上了服刑人员班长。

  王增铎因为对少年犯们付出的爱心和努力,日前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今年19岁的A(化名)是王增铎帮教的第一个少年犯,2004年12月8日王增铎与A结对子当天,就与A进行了长谈。A从小父母离异由奶奶抚养长大。2002年9月,年仅16岁的他为了帮女朋友筹集租赁花店的费用,抢劫出租车司机,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A服刑改造后,他的父亲再没看望过他,没有给过他一分钱,女友也和他断绝了联系,他的日常生活用品,只能靠干警的接济来维持。面对亲人的抛弃,A对社会充满了仇恨,他的内心逐渐自闭起来,变得倔强、固执、冲动。

  王增铎与A第一次就长谈了几个小时,帮助他解开心里的疙瘩。第二天,王增铎又给A的生母打电话,希望转告他的父亲能到少管所看望A。此后,王增铎又几次驱车100余公里,到北京门头沟区深山里的斋堂镇A家,亲自做A父亲的工作。当父亲第一次来到少管所看望A时,父子俩抱头痛哭。在王增铎的帮助下,父子间的隔阂逐渐化解。

  面对王增铎的帮助教育,A慢慢开启了尘封已久的心灵。他在来信中写道:“爷爷,您好!您来少管所看我,我非常感激,我虽然犯了罪,但您给予了我亲爷爷和家人般的温暖和关爱。您来少管所帮助教育我,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给亲人带来的伤害,您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牢记于心,我会好好地改造,脱胎换骨,重新做一个您的好孙子、爸爸的好儿子……”A服刑期间写给王增铎的信有十几封,比写给他父亲的还要多。

  2006年A刑满释放回家之前,为使他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远离犯罪,70多岁高龄的王增铎再次来到A的家里,与斋堂镇政府、司法所、村委会和A的父亲见面,落实A释放后的安置帮教问题。现在A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常常打电话给王增铎,像孙子和爷爷一样聊聊天。每次接到A的电话,王增铎都不断地鼓励他。

  2007年,B刑满释放当天即被用人单位录用,他与来自怀柔家乡的某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书”。同一天,怀柔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地与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签订“共建协议书”。至此,企业参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的模式将在怀柔推广,而这一切的“红娘”则是王增铎和他带领的司法部离退休干部帮教小组。

  “2006年11月7日,从那天起王爷爷走进了我的生活。他细致耐心地和我聊天。后来听我的家里人说,王爷爷还冒雨去我家走访,我家在怀柔偏远的山里,我听了特别感动。”B感叹地说。

  2009年2月24日,王增铎和司法部退休干部刘景奎专程来到北京市少管所和警官妈妈尹德兰一起,为出生在单亲家庭的未成年犯C过20岁生日,这是C自母亲去世后兴高采烈地度过的第一个生日。

  C七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从此,就再也没有人给他过生日。吃着香甜的生日蛋糕,望着年逾花甲的老人,C眼含着热泪说:“长这么大,母亲去世后从没有人给我过过生日。今天,我20岁生日,是两位与我素不相干的老爷爷们和警官妈妈一起给我过生日,我一定不忘你们的恩情,把你们的关心帮助化为改造的动力,用自己良好的改造成绩回报两位老爷爷。”

  “孩子们犯罪时只有十五六岁,他们出狱后也才20岁左右,人生对他们来说还只是个开始,我年纪大了,做不了别的,但是我愿意以我的人生经验去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早日走上正路。孩子们的本质并不坏,他们的犯罪大都是年轻冲动、不懂法律、不计后果导致的,所以我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为每个人制定一个专门的帮教计划。我觉得孩子们就像是我的亲孙子,我就像是他们的亲爷爷,我有责任帮助他们!”金秋十月的一天,当王增铎谈起这些曾经走过弯路的孩子们时,老人的话语中充满感情,几次落泪。正是这位瘦弱、善良并有强烈责任感的老人以年迈之身多次走进孩子们深山的家中探访,数十次到北京市少管所和孩子们谈心。

  几年来,4名帮教对象共给王增铎写信36封,王增铎不会用电脑,每次都是手写厚厚的一沓回信。“孩子,千万记住:新生的脚步要迈得稳健有力,可以走慢路,允许走弯路,但绝不能走回头路……”在王增铎那一封封几千字的信中充满了爱与鼓励,他循循善诱的讲解擦亮了一颗颗蒙上灰尘的心灵。有些帮教对象家庭困难,王增铎就带领帮教小组捐款捐物,给孩子们购买牙膏、肥皂、衣物等日常用品和字典、文具、农村实用技术等学习用品和书籍。

  就这样,王增铎的信虽然是写给一个孩子,但却在少管所很多少年犯中传看,从“教育一个人”到“影响一片人”这种效果得到了干警和家长们的认可。

  “有的朋友劝我,这么大年纪了应该安享晚年,别管这么多闲事了。但我不觉得这是闲事,我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那么多渴望的眼睛在等着我。现在我帮教的几个孩子有的出狱了,我又在寻找新的孩子作为帮教对象。我想,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将一如既往地做下去!”王增铎坚定地说。

  从A、B、C……到未来的众多少年,这就是一位老人与N个少年犯之间的深厚情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