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供热体制改革遭遇利益体阻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5日08:46  法制日报

  哈尔滨市连续5年下政府令 集中供热普及率仅提升12%

  在我国,供热管理部门在执行法规时权力有限———没有处罚权,只有协调权。供热特许权经营管理方式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供热行业没有进入和退出的条件门槛,供热企业可以弃管而不受到惩罚,对于供热已经不再盈利的区域就放弃,对于可以盈利的就不并网,管理部门没有取消他们供热资格的权力

  

供热体制改革遭遇利益体阻击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郭毅

  作为全国供热体制改革试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供热体制的改革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出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实施联片并网改造,撤并分散供热锅炉,整合供热资源,并规定凡在集中供热热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燃煤供热锅炉,最大限度地发挥供热资源的功效。然而,自2005年年末开始,政府陆续投资过百亿元,至今,哈尔滨市的集中供热普及率仅由原有的52%提升至64%。那么,供热体制改革到底为何难推动,牵动的是哪些部门、哪些人的利益呢?内在制度层面出现哪些问题?本报记者在哈尔滨市作了实地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

  “小锅炉”不愿交出供热权

  哈市南岗区宣庆小区一位负责供热的工作人员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他们“一年就指着这点儿钱了”,在现有的小锅炉供热情况下,一天给3遍气,根据天气冷暖还可以自主决定烧多少煤,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省下经费用于员工开支。而按照现有并网规定,限期并网的单位要向接收的供热企业缴纳并网费,每平方米40元左右,如果交出小锅炉供热权,他们不光彻底丧失了收益,还要往外拿钱,员工就只能下岗了。

  供热体制改革的推进举步维艰,据哈尔滨市环保局统计数据表明,全市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下达限期并网的政府令,但执行的效果并不好,平均每年只能完成任务目标数的一半。同时,据哈尔滨市供热部门统计,仅道里区集中供热项目就因一些单位拒绝并网导致工期延长、二次施工等损失高达700多万元。并网难题,直接制约着集中供热发展,并大大影响对集中供热的投资力度。

  对此,一位管理学专家认为,对集中供热这一项目,政府如不能强制推行,以致于出现你建你的,我供我的,集中供热弃置一旁,小锅炉供暖一如既往……这种行为无疑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而业内人士则认为,政府部门在加强并网减排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应该同时推出相关办法,尽量减少小锅炉退出的成本。如果按照现行办法,迫使小锅炉单位“赔了夫人又折兵”,其推行难度可想而知。

  集中供热项目处于弱势

  记者来到位于道外区南极街38号的肉联小区,院内一片狼藉:这个小区共有5幢居民楼,百余住户,至2009年以前每年冬天一直是用一个4吨的燃煤小锅炉供热,现在正在扩建3台每台40吨位的锅炉;原来锅炉房只有一间,现在的锅炉房面积则扩建为原来的3倍。

  “6月初,他们把原来的小锅炉扒了,说要改成集中供热,没想到到了8月中旬,集中供热管道没铺过来,小锅炉的大烟囱反到立起来了。”小区内的一位住户指着锅炉房上的大烟囱对记者说。

  那么,为什么要扩建这么大的小锅炉呢?记者从正在施工的工人口中得知,新建的这个锅炉房要给街对面、正在施工的“南极国际———尚金华府”小区供热。那么,为什么要费这个事在街这边修锅炉再往对面送热呢?“嗨,那边都是高层,有钱人住的地方,寸土寸金啊,哪有地方修锅炉房?”一位老工人一语道破天机。

  “我们这个小区处于集中供热网覆盖范围,按规定应该并入集中供热网,可是现在他们不但不并网,反而扩建小锅炉房,这种做法显然违反了《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第12条、《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第11条、《哈尔滨市原煤散烧污染防治办法》第7条等条例,关于不允许在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新建、扩建供暖燃煤锅炉的规定。”一位对法律法规颇有研究的住户引经据典道,“几个月了,我们曾经多次找到这家房产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请他们拿出政府或环保部门的批文,但是他们什么也拿不出来。”

  在小区院内,记者还见到了负责施工现场的哈尔滨市道外房产经营公司宋永兴副经理,在问及该工程的供热面积是否有市环保、市规划、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审批手续、是否采用洁净煤技术等一些技术问题时,宋经理笑了笑,告诉记者说这些事他不是不了解,但“公司有规定,我们不好说……”记者离开时,宋经理还在指挥工人施工。

  记者随后得知,该公司总部为一家国有企业———哈尔滨市物业供热集团,其旗下的华能公司正是哈尔滨市经营集中供热项目的代表企业之一。哈物业供热集团宣传处的李处长向记者表示,这个项目他基本了解,当初在施工之初就曾讨论过相应环节,理论上讲这一地区是应该倡导集中供热并网改造,但实际上企业有企业的难处,有关部门要求企业今年年底前一定要解决新建高层小区4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而华能公司的集中供热管道由于一些原因暂时铺不过来,所以他们只好扩建现有锅炉房,相应的审批手续正在一边建、一边办。华能公司的知情人士也透露,这一地区的集中供热管道确实由于一些原因而不能铺过去。

  供热行业缺乏市场标准

  其实像肉联小区这样,集中供热公司与房产经营公司面临选择建设供热项目的尴尬早在2006年就曾出现过。

  一个区域内建起两个锅炉房并铺设了各自的管网,便出现了不应有的竞争。而在一些小区,尽管供热需要建设或扩容,但没有供热公司愿意去。更严重的是,供暖期总发生一些弃管事件,供热公司一走了之,只好由政府管理部门手忙脚乱地去解决。

  对此,哈尔滨市供热管理部门的人士认为,他们在执行法规时权力有限,没有处罚权,只有协调权。近年来,哈尔滨市供热发展很快,但供热特许权经营管理方式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供热行业没有进入和退出的条件门槛,供热企业可以弃管而不受到惩罚,对于供热已经不再盈利的区域就放弃,对于可以盈利的就不并网,管理部门没有取消他们供热资格的权力。

  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现象还层出不穷。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事件的发生,都缘于供热没有建立起市场标准和秩序,以致供热企业可以自由进出供热市场,导致供热企业即使不负责任,政府管理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处罚的局面。因此,要打破供热出问题均由政府解决的局面,政府就必须建立起供热行业各项标准和有效的运营秩序。”

  企盼现有供热体制改观

  目前,哈市分散的小锅炉房基本普遍采取间歇式供热方式,而一些年久老化失修的锅炉更是容易出现运行不稳定、供热质量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道里区安升街的一位居民向记者反映说,他家的暖气始终烧得不好,去找物业也无济于事,去年冬天他家里的暖气更因为小锅炉房加压不稳导致水管与暖气片接口处爆裂,喷出来的水灌了一屋子。

  孙先生则认为,现有一刀切的热费收交方式很不合理,往往因为几家不交费就耽误整栋楼的供暖;如果采取集中供热,一方面能保证供热的时间和质量,另一方面,在安装热计量表后,多用多交,少用少交,不用不交,更能实现用多少热交多少钱的愿望。用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供热需求,既节约了能源,又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环境。

  目前,哈尔滨市正在制定《哈尔滨市拆除城区“小烟囱、小锅炉”实施并网改造三年行动方案》,按其要求,凡在集中供热项目辐射区域内的分散小型热源,不论其隶属关系如何、所有制性质如何,均要按规定并入集中供热热网,对部分拒绝并入集中供网的小锅炉企业将强制推进并网,力争至2012年之前拆并市区现存近2500多台小锅炉,使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到83.4%。按规定,凡是拒绝拆并小锅炉的大型供热企业,将视为不承担社会责任和不具备供热能力,不允许其新建热源项目、新建供热管网和发展热负荷,在供热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及企业评优、企业登记、年检等项工作中均实行一票否决。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