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拿“豆饼老太”吓唬自己

  南京市民刘先生昨天在新街口地铁站捡到一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一分钱也没有,不过有失主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为表清白,刘先生请来4位市民作证,证明他捡到钱包时,里面就没有钱,然后打了“110”报警(1月4日《扬子晚报》)。

  用老百姓的话说,刘先生是个好人。他捡到空钱包,还要报警寻找失主,这显然是出于一片好心。我们都知道,有时候,证件和银行卡比现金更重要。而刘先生捡到空钱包,又为什么要请来4位市民作证?这一点,新闻说得很清楚。前段时间,淮安卖豆饼老太周翠兰捡到1700元现金,与失主周继伟引起了一场官司。刘先生请市民作证,就是吸取教训,在做好事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我很赞成刘先生的做法,因为这可以防止发生意外矛盾。但是,如果刘先生不请人作证,是不是就必然会被冤枉呢?这当然不是。事实上,当警方找到失主李先生后,李先生说,钱包里面的钱只有300多元,但身份证和银行卡对他很重要。对于捡钱包的好心市民刘先生,李先生表示“我真的很感谢他,让我省了不少麻烦。”这样看来,刘先生找人作证的做法和重遇豆饼老太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完全是虚惊一场。

  或者,有人以为,刘先生做好事儿要找人作证,正是所谓“豆饼老太后遗症”的症状。其实,“豆饼老太后遗症”复发并不具有必然性,即使具有可能性,其发病的概率也相当的低。这是因为,在全社会范围内,丢失财物的人并不都是“周继伟”,我们拾金不昧的人也未必都会成为“豆饼老太”。只是由于新闻的曝光引起社会的关注,把这种“个案”的偶然夸大为必然了。如果全社会都被一个“周继伟”吓住,从此永远抛弃拾金不昧的美德,实在是社会之悲。大家都不再拾金不昧,受害的也就是全社会,比如那失主就是我们自己,你又会作何感想?

  与“豆饼老太后遗症”一样,南京还有“彭宇后遗症”,据说人们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了。但前不久,镇江江滨医院ICU病房女护士周好,看见一骑电动车的男子突然栽倒,主动伸援手,立即拨打“120”和“110”,并一直守候在其身旁,被媒体赞扬为“最美女孩”。她为啥没患上“彭宇后遗症”?周好说:“医院的教育和日常的抢救都让我知道,任何后果都没有比一条生命的丢失更严重。”原来这里有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做好事同时能保护自己当然不错,但在情况不确定时也不妨坚持把好事做到底,而不要被做好事反遭罪的个案吓倒,你还得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还得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