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涉检信访何以能“到此为止”

  2009年12月3日晚11点。蒋福华接到区里的一个“紧急”电话:明天召开排查信访工作会议,必须“一把手”参加。蒋福华按时赴会,轻松回来:“上级挂牌督办的信访件,没有一件涉检!”

  这是蒋福华任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检察院代检察长5个月来,在晚间接到的第一个工作电话。他的轻松在于:自2007年至2009年底,群众反映的70件涉检信访问题,一一化解,无一起越级上访。

  解决信访难题,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荔城区检察院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经验是什么?

  “流动的接待室”:带案下访把矛盾挖出来化解掉

  在莆田市荔城区最偏僻的乡镇和普通的百姓家中,总能见到检察官的身影,这就是区检察院控申科的检察官们正在开展“下访巡访”的接待活动。

  “下访巡访”被称为问题“扫雷仪”,流动的“接待室”。“下访巡访”依托乡镇司法所,在辖区内所有乡镇都设立固定的联系点,院领导和控申干警定期下乡,到各个联系点,到群众家门口受理群众的信访、接受群众举报、开展法律咨询等等,让群众反映问题更为方便。更为重要的是,检察官可以带案下访,主动把矛盾挖出来,化解掉。

  在一次“下访巡访”中,有群众向控申干警反映,村里的陈某多次组织亲戚到有关部门上访,还一直说问题不解决就要进京上访。得知这一情况后,控申干警主动到陈某家里了解情况。

  事情原来是这样:2002年,陈某与祁某因生意上的问题发生纠纷,祁某便指使他人蒙面持刀闯进陈某的茶馆将其刺伤。公安机关对祁某等四人以涉嫌故意伤害罪提请荔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但侦监部门通过审查材料,认为祁某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祁某作出不予批准逮捕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决定。被害人陈某为此质疑检察机关执法不严。此后,陈某组织亲戚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在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后,准备越级进京上访。

  控申干警苦口婆心的劝说并没有让陈某打消疑虑。得知这一情况后,院领导、控申科长和侦监科案件经办人积极协调镇领导、派出所民警再次来到陈某家中。

  陈某的妻子看着一队人穿着制服来了,“啪”的一声把门关上。检察官们原本准备了一套的说理方案,都没法用上。

  “闭门羹”持续了半个小时。时任控申科科长的陈建奕掏出随身带着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隔着门缝一字一句地向陈某及其亲属解释不捕退补的理由和依据。

  半个小时过去了……陈某开始不时地就案件细节进行补充,有时还和科长进行探讨,一个小时过去了……陈某主动打开了大门说“你们进来喝杯茶吧,我哪儿也不去了,就在家等消息,我信法律”。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公安机关补充了证据,祁某与其他三名同案人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案件判决那天,陈某再次来到检察院,他说:“其实我那时已经预订了机票,但你们执着认真的精神感动了我,我就把进京上访的机票给退了。”

  “下访巡访”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这不仅要求控申干警走出接待室,走到群众中间,日晒雨淋不说,更考验人的是要与基层群众进行有效沟通,要善于做群众工作。

  “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同一个地方要跑好几趟,而且每一次的沟通都不亚于一场谈判,你得时刻揣摩群众的心理变化,不断调整表达方式,用词、语气、神情,这些都得注意”,陈建奕说。

  因案施策:不让信访在检察环节留下“尾巴”

  在荔城区检察院,如果群众反映的问题属于检察职责范畴,无论再困难,压力再大,都应当想方设法解决,决不让信访问题在检察环节留下“尾巴”。蒋福华说,这是他们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

  说起化解群众矛盾时的体会,控申科的年轻干警小林有自己的理解:对每一个案件都认真“推敲”,绝不搞“一刀切”,并且尽量找到最佳的办案方式。对于一些因邻里纠纷等轻微刑事案件引发的群众上访,则更注重调解。

  荔城区检察院侦监科在办理拱辰街道某村林某故意伤害邻居一案中,虽然已经了解到公安机关在立案之前调解未成,但还是想让擅长调解矛盾的控申科去尝试一下,于是就把相关案件情况转告了控申科。

  “决不能让一个粪坑引发的纠纷使邻居变成仇人”。院领导亲自带领控申科干警到该村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控申干警借来了卷尺,对双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了详细地丈量,也讲清法律上关于“相邻权”的具体规定,可受害人还是不愿意和解。再深入了解情况,原来当事人有自己的顾虑,“就这么和解了,觉得在村里很没面子”。掌握了当事人的心理之后,控申干警多次动员双方当事人宗族中很有威望的长辈一起做思想工作,又紧紧抓住了乡土社会最看中的乡里乡亲之情,从“远亲不如近邻”到“要为子孙后代营造和谐的环境”,控申干警把法理讲清,把人情讲透,经过几次的调解,最终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从事控申工作多年、现仍分管控申工作的纪检组长陈建奕显得特别细心。“群众有了问题,内心郁结,自然就比较敏感,你在解答问题时的任何一个迟疑都有可能让他们产生不信任感”。这不仅要求检察官们必须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沟通技巧,在对话中迅速找准问题,并且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让群众接受和理解。

  “谁来接访你做主”:群众可点名预约干警接待

  2009年9月4日晚上8点。检察长办公室。蒋福华正埋头案卷,停停写写,“忙着做功课”。“一个群众点名要我接访,我正熟悉案情,这就跟温书迎考一样,不同的是,我是当场接受群众的考验”,蒋福华认真地说。为了“迎考”,荔城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做好了准备。

  ——“四心接待标准”。荔城区检察院控申接待室里悬挂着一块牌匾:对待群众要关心,接待来访要热心,听取意见要虚心,办理缠诉要耐心。群众来了,一张笑脸、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热茶,这样的“四小碟”每天都要在接待室里摆上好几次。

  ——你点我接,谁来接访你做主。这是该院近年来推行接访机制创新的一个缩影。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信任,荔城区检察院推行“来访群众预约接访及点名接访工作机制”,来访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接待人员,还可随时来电、来信预约检察长或检察人员接访。

  ——来访人事后评价制度。“请你给我们对你的接待评分”。在荔城区检察院控申接待室里,当天的值班员向来访者吴老汉郑重送上了《荔城区检察院接待来访群众反馈表》。吴老汉笑眯眯地接过表格,愉快地在“满意”一栏上打钩,并署上自己的名字。

  基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也隐藏着复杂和多变。做基层群众工作也就如人饮水,甘苦自知。当被问及做控申接访工作,最难的地方在哪里,陈建奕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心里觉得挺委屈的,有些群众明明是无理上访,但还不听劝说,大吵大闹,情绪激动起来,指着我们的鼻子说难听的话也是常有的事。当然委屈是委屈,但我想只要我们心中有法、有理、有情,办法总比困难多,群众总会理解的,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陈某的儿子在一次交通意外中死亡,他一直不满交警部门在其儿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复核结论,两年来不断提出申诉。时任检察长林国栋详细制订了约访方案,仔细研究了有关道路交通的相关法规,多次和代理申诉人一起来到事故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案件事实进行了细致的解剖、分析。最后一次约谈后,申诉人的哥哥紧紧握着林检察长的手说:你们把道理讲清了,我们也明白了,我保证我弟弟不再上访了。至此,这个缠诉两年之久的案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法度之外,情理之中”:带着感情为群众办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访群众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其文化素质、法律意识、社会阅历等差异较大,他们并不十分了解检察机关的监督手段及监督程序,不少群众在生活中凡是碰到涉及法律、政策方面的事情,采取多头信访的办法,有的干脆直接到检察院来反映、来上访。

  接待干警针对来访人员反映的不同情况,都及时、准确、耐心地予以答复和处理,对于那些不属检察机关受理的信访举报件,都及时告知信访人并将他们的信访举报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

  照理说,接访工作到这一步应该结束了。可实践中,并非如此,他们往往走得更远,做得更多。

  对于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控申科除了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之外,还想方设法为来访群众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

  荔城区黄石镇林某由于法院查封其房子问题,多次到有关部门和区检察院上访,虽然林某反映的问题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控申干警也一次又一次地接访、劝说,但都没能止住她上访的脚步,案件显得很棘手。

  最后,荔城区检察院领导决定带着控申干警主动入户做林某的思想工作。当看到林某家徒四壁,儿子还面临着辍学问题时,干警们没有再谈论关于息诉罢访的问题,而是跟她拉起了家常,询问她的困难,一场“息诉罢访工作会”也变成了“慰问会”。

  此后,院领导多次前往林某家慰问,并积极和黄石镇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终于把林某一家三口全都纳入低保,其儿子的学费问题也一并解决了。整个过程,没有人说过一句息诉罢访的话,但多年的老上访户主动表示不再上访了。

  这样的例子,在荔城区检察院处理信访的问题中还有不少。

  北高镇村民刘某的儿女属非婚所生,无法落户,造成其儿子没有学籍不能升初中。无奈之下,刘某写信求助该院控申科。控申干警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终于使刘某儿女的户口得到解决。事后,该院控申部门干警还经常到刘某家中回访,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对此,刘某十分感动,她说,给检察院写信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真没想到,检察官还真把我的事记在心上,我真是从内心感激他们!

  采访中,有这样一组数据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以来,荔城区检察院控申科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75件,处理涉检信访70件,开展检察长接访78场次,排查处理上访苗头性问题30余人次,没有出现中央及省挂牌的信访督办件,息访息诉之余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1件,连续9年4次被省检察院授予“文明接待室”,连续两届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荣誉称号。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