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众“被保密”8个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04:40  舜网-济南日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2009年的最后一天,来自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消息,让“三聚氰胺”的字眼再次拨动了公众的神经: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熊猫”)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据记者了解,对于上海熊猫乳品问题的查处,早在2009年4月已经进行,但在之后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一直处于对公众“保密”状态。对此,此前负责调查此事的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宣传部人士表示,一切情况说明,均要以此前政府的新闻稿为参考。但记者在新闻稿中也并未看到对于延迟通知的任何解释。

  为何政府部门在查处了8个月之后,才把情况通报给公众?有上海当地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行业内人士其实也在此前就知道了这一事件,但是被告知要“保密”,“不能说”。对于原因,他仅表示,“目前乳业恢复形势很好”。

  在案件公开之前,上海熊猫乳品已在系统内被几次点名,但外界所知寥寥。而最先给予极大关注的,乃是一家名为浙江熊猫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熊猫”)的企业。两家企业均为乳品生产企业,且名称相同,仅是所在地有所不同。浙江熊猫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早在去年4月底就在国家质检总局的一份杂志中看到了这一消息,但并未引起多大注意。去年11月26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主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对于顶风作案、屡教不改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一定要重拳打击,严厉处罚,并在会议上特别点到了“公安部挂牌督办了上海熊猫炼乳使用含三聚氰胺原料案”。陈竺的“点名”,让浙江熊猫感到不安,于是,他们“赶紧出了一个律师声明给经销商”。

  据悉,目前上海熊猫乳品的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已被吊销,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及副总经理等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起诉。“现在处于公诉阶段。”上海市质监局宣传部方面告诉记者

  上海熊猫与三聚氰胺的瓜葛,在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中已经展现。在那年9月16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公布了国家质监总局对全国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491批次产品的紧急专项检查结果,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上海熊猫生产的“熊猫可宝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查了5件,有3件不合格,其三聚氰胺的最高含量达到619.00毫克/公斤,仅次于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三聚氰胺最高含量2563.00毫克/公斤)。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