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答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06:15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2009年初,曾有外国杂志如此预言“中国已经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2009年末,还是这家杂志将“中国工人”评为年度人物。

  “为什么是中国”?

  早在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出,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增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8年11月党中央作出三个重要判断——第一,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第三,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这个判断,我们应对之策忙而不乱,既解近忧又谋长远。

  “国家能力”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对危急情况的应对水平,往往更能直观地呈现“国家能力”的高下。面对经济急剧下滑的颓势,很多国家危讯不断,中国经济也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罕有的巨大困难。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中国经济就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交出了一份全球瞩目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2008年以来近七个季度的GDP增幅连成一个漂亮的“V”形反转;这是一份“关于质量”的答卷,2009年的中国生动诠释了“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这是一份“关于温度”的答卷,“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这是一份“关于责任”的答卷,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把自己的事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这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对“国家能力”最好的注脚。(据新华社北京5日电载5日人民日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