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改革与农村学生“绝缘”是道社会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07:26  红网-潇湘晨报

  [公众表达]

  朱四倍 (河南 教师)

  有统计说,随着自主招生高校不断增多,自主招生名额在各高校招生计划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也在6年间翻了6番。全国有近2000所高校,其中15省区的高校实行了自主招生的高考改革,但是这个制度从执行之初,倾向性就很明显:其基本与农村学校无缘,与农村考生无缘。(1月5日《中国青年报》)

  “高考自主招生改革基本与农村学生无关”是一个怎样的信息?又能给公众和社会怎样的信号?对于关注社会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以复旦大学为例,2006年,该校自主招生录取的298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上海市区各重点高中。而同样进行自主招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当年录取的300名幸运儿中,无一人不是城市重点高中学生。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高考自主招生改革基本与农村学生无关”并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类比问题。其既是教育差距的表现,也是社会阶层差距鸿沟的表征。从社会阶层的角度而言,难以确证哪一个阶层的子女更聪明、更具有努力的意愿并最终获得成功。家庭背景的影响当然是直接而深刻的,但家庭背景并非孤立地发挥作用,它必然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被有意无意地放大或缩小。因此,“高考自主招生改革基本与农村学生无关”是特定制度的产物,其背后的教育不公和权利劣势等因素明显可见。结合本则新闻,笔者以为,“农村学生”似乎成了一种符号,承受着孤岛的代价。种种迹象显示,我们必须对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农村孩子命运进行理性观照,对农村孩子无法享受公平教育资源和机会进行冷静审视。

  “高考自主招生改革基本与农村学生无关”还是教育机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折射。“大学里农村同学去哪了”的发问就是最好的说明。以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999年的招生为例,两校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有902人,仅为17.8%,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两校在北京招生的情况则显示,在全中国8到9亿农民中,能够进入北大和清华的人数不及一个北京市。从一定程度上说,“高考自主招生改革基本与农村学生无关”既是前期社会不公平的结果,又是未来社会不公平程度加深的成因。

  应该承认,在不同类型的国家,拥有更多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优势阶层子女在享受教育和接受高等教育上占有优势;而低社会阶层的子女则处于劣势,是一个基本现象。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认为,教育中的阶层差距,是社会阶层差距的表现。因此,“高考自主招生改革基本与农村学生无关”本身就隐藏着一种不公平。

  事实上,仅有悲悯是不够的,仅有个体的努力也是不足的,因为个体再努力,社会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平等空间和机会,我们等待的结果就只能是“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高考自主招生改革基本与农村学生无关”仍是一个有待整个社会作出回答的课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