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远程教育:“二个一切”的实践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07:46  东方网-文汇报

  

远程教育:“二个一切”的实践者

  经典画面“电大成就了我们农民工求学之梦”

  近来,一个名叫“徐汉祥”的进城务工者,频繁出现在媒体上:2006年1月15日上午,在沪打工的江苏籍农民工徐汉祥走进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大厅,成为旁听人代会的首批外来务工人员,开创外来民工参加上海最高立法机关会议的先河;8月12日,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召开的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徐汉祥当选为工会副主席;2008年10月17至21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徐汉祥,作为上海工会代表团一员,出席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徐汉祥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这位进城务工者是浦东电大分校的学员。2008年8月,他作为劳务工班组长的一员,参加了浦东电大分校工商管理(大专)班的学习。他说:“通过学习,使我们的班组长能够初步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为我们日后的班组管理工作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他表示: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之中,更好地把班组建设好、管理好,从而做到成就自己、回馈企业。

  浦东电大分校将上海电大“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作为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也作为教育支持与服务的题中之义。“为了一切学习者”,就是远程开放教育服务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对所有学习者一视同仁,为他们提供同样优质的教育服务。“一切为了学习者”,就是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以他们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调动学校一切力量和资源,努力营造“人人成才”的育人环境。

  学校不断探索基层电大分校的角色与定位,奉行远程开放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关注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关注师生的满意度。积极贯彻中央电大、上海电大的教学要求,明确分校职责,从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出发,围绕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提高,聚焦教学过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管的有效结合,努力形成“心中有学生,教学有温馨,需求有满足”的服务特色。

  优化管理: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教育支持与优质服务,首先应当在科学管理上。浦东电大分校将科学管理作为提升办学水平和体现优质服务的“物质基础”。

  规范制度保证质量

  学校严格执行中央电大、上海电大的各项开放教育制度,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质量保证实施文件和制度健全的开放教育组织和制度保障,保证了学校开放教育的服务到位。

  主要环节重点监控

  学校立足于分校基层电大的角色定位,严格规范教学过程管理,突出主要环节重点监控。一是做实综合备课,强调网上网下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二是做优网上教学资源,体现系统资源整合及分校特色资源。学校校园网从2002年开通以来,目前点击率为270多万人次,每学期校园网上有100多门课程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三是做强实践环节教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四是建立质量保证过程的检查与反馈机制。

  重点建设教学团队

  学校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选聘、培训、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的专业负责人、专兼职教师及辅导员教学团队。

  改革模式:由“教”走向“导”和“助”

  服务学生,必须体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上。浦东电大分校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教师由“教”向“助”的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

  极富特色的“三自、三导”的教学模式

  自1998年,中央电大“试点项目”以来,在上海电大“当班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3L”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下,学校围绕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育者如何施教,学习者如何学习”进行探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自、三导”教学模式。“三自”指的是学习者“自主、自学、自测”的学习模式;“三导”指的是教育者“引导、指导、辅导”的教学模式。

  聚焦教学过程的“十个一”系列教学活动

  2007年,学校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入手,开展了“十个一”教学活动,涵盖了学校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

  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教学活动第二部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深化“十个一”的教学活动;第三部曲:活化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十个一”的教学活动。“十个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学中心的转移,明确了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锻炼了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不断提升。

  提升“三力”:推进学生学习团队建设

  一切为了学习者,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力、应用力和发展力。浦东电大分校创新学生团队建设,营造了集体学习合作攻读的氛围。

  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共同成长

  在教师与辅导员的指导下,从入学教育开始,每个班级组建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长带领下,根据课程教师的要求制定小组学习活动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小组学习活动。小组学习真正实现了网上网下、课内课外、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团队的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共同成长。事例:

  曹萍学习小组:催人奋发向上的“家”

  电大是远程开放教育,但学员并不感到孤独,身边无处不洋溢着同学间的团结友爱,而这种团结友爱精神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因为,他们创新学习方式,以“学习小组”形式留下了一份集体攻读的“传奇”。

  而曹萍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典范。在2008年“首届学生自主学习基本功大赛”小组学习项目比赛中,该组获得一等奖。2009年位列上海电视大学系统百个“优秀学习小组”前十名。

  曹萍学习小组积极向上,在电大读书期间小组整体和个人成绩显著,如小组各科平均成绩达到81.5分;小组成员15中,14人顺利毕业,9人申请学位等。

  建立助学团队强化助学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校创建课程辅导教师→课程学习班长→小组长→小组成员的课程学习团队,课程学习班长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组织班级小组开展课程的助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和管理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助与合作。

  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团队学习

  学校从2006年起,开展优秀学习小组评选表彰,至2009年共表彰了70个优秀学习小组、200多个优秀学生干部,培育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感言服务是教育的伴侣

  吴锦帆

  教育是一种服务,这是现代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需要融为一体的体现。电大的优势,不仅在于开放,而且在于服务。服务水平,既反映优质教育资源的运用水准,也体现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落实到位。要让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通过优质服务,成为学员接受优质教育的愉快旅程,成为幸福生活的真切体验,成为提升个人素质的攀登阶梯。

  优质服务,不仅是现在也是未来,教育赢得民心的引力。“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一切学习者”的使命与责任将伴随着我们继续前行。(作者为上海电视大学浦东新区分校校长)

  学员心声电大是盏灯

  自述:我的生活原本并不贫困,除了有爱我爸爸妈妈,更有疼爱我的丈夫,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在去年5月30日,大清早的第一个电话便改变了我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我年仅26岁的丈夫在沪东中华造船厂的龙门塔吊倒塌事故中不幸遇难!这时,我正好怀孕五个月。我和我的丈夫都是浦东电大分校的学生,没想到,人生的新起点才刚开始,灾难便降临。原本想放弃在电大的学业,毕竟每学期的学费是一笔不算小的数目。可班主任在这时来了电话,不但鼓励我继续深造,更是为我申请了助学金。学校将关爱的话语转成了实际帮困;将殷殷的叮咛转成了实际指导。电大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家!

  (选自冯洁“在第二届奖助学金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