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福庚,都市“啄木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7日03:18  扬子晚报

  草根众生相

  主持记者:徐兢

  联系方式:96096

  大家都知道啄木鸟能吃虫医病,让树木茁壮成长。南京有这样一位市民,13年如一日,像“啄木鸟”一样专挑都市建设中的缺点和瑕疵,并自己拍摄或写作成图片或文字发布在媒体上,最终让问题得到纠正。他就是南京的“投稿达人”徐福庚。

  记者昨天采访徐福庚时了解到,他13年间发表图片文章共3000多篇,其中监督性的图文就占80%左右,分别发表在含本报在内的十多家媒体,在读者和群众中产生了“积聚效应”。

  熟读政策,在生活中找茬

  徐福庚与舆论监督结缘还得从他的那次借助媒体讨公道的特殊经历开始。1996年的一天,还是军人的徐福庚到某货仓领取总部下发的政治教育教材,谁料想仓库的不合理收费竟达114元。他据理力争竟遭辱骂,于是奋笔疾书,写了批评文章投给《扬子晚报》,文章刊出后,有关责任人受到批评,乱收费也得到了整治。自此身边战友遇到难事就请他帮忙。志愿兵王春荣折旧150元的旧车另加上289元给妻子换购了一辆“天骑”牌女车,结果骑了不到一月就瘫了。经小徐在本报报道了这个情况,经销商很快接待了王春荣,并让王春荣重新挑选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还领到69元差价;战友尹华夫驾车执行任务在一停车场停车,值班人员让军车交费。徐福庚向媒体反映后,南京交警一大队很快作出处理决定:向投诉人赔礼道歉,如数退回不该收的15元停车费,开除乱收费的收费员。南京机场1997年7月从大校场搬到新建成的禄口国际机场后,老机场无人管理,设备盗损严重,作为空军一员的徐福庚心急如焚,经过两次深入采访,1998年4月18日《新华日报》呼吁尽快做好老机场的保护和转产,引起军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部队很快协调接管了机场,并加强了正规化管理,避免了国家财产的继续损毁。

  徐福庚多年来坚持了解熟悉各项政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路见不平就行侠仗义,徐福庚通过写稿为战友和周围群众市民“维权”近百次,追回款额数万元,赢得了“军人权益保护者”的美称,被大家称为“都市啄木鸟”,《解放军报》为此还特别报道了他的维权事迹。

  为文明城市建设赢得宝贵一分

  徐福庚走到哪里,就把一双锐眼盯到哪里。有一次回老家苏北,他发现某示范小区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他立即爬上高架对该楼拍摄,终使这个豆腐渣工程得以曝光,并得到有效整治。他开车时遇到路中央的卖花女、人货混装超载等不良现象,都及时拍下来,通过媒体刊登起到警示作用。在2008年南京创建文明城市的攻坚阶段,个别区域存在侥幸心理,对卫生死角未及时清理。徐福庚在面对一处脏乱差的角落时,心里也很矛盾:拍还是不拍?他担心曝光后起到反作用。但作为新南京人,责任感又促使他拍下了这个画面,及时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刊登或转载,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随后,南京市即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警示,全面清查城市卫生死角,为最终获得文明城市赢得不可多得的一分!

  经常挑刺,他往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不少单位想方设法躲着他;舆论监督有风险,为防止被纠缠,徐福庚拍照片像铁道游击队队员:按了快门飞快跑开。一些同事和朋友说:你不要管闲事了。家人也希望他“改邪归正”,少惹麻烦。但军人出身的他却不为所动。有一次,他偶然发现某工地竟然用古城砖砌围墙,他想起古城砖是南京的保护文物,正面临越来越少的尴尬。他立即拿起相机,谁知工地上的负责人和工人马上围住他强抢相机,还抽出里面的胶卷。徐福庚离开后直接到报社反映了情况,报社记者暗访后写出了详实的报道并配了图。

  最近“桥糊糊”、“桥裂裂”事件经本报等媒体报道后引起各方关注,其实徐福庚多年前就因拍摄了一座桥的开裂,而遭遇被起诉。那一次,徐福庚骑车发现南京一座大桥连接线开裂了,拍成照片发给南京多家媒体。但相关单位竟以“引桥”和“连接线”提法不同为由,把徐福庚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数百万元。这让他感到很困惑,压力陡增——舆论监督遇到这样的挑战,成为个人不能承受之痛。他请律师参加应诉,因为照片上有铁证,庭辩时该单位陷入了被动,表示愿意放弃诉讼。

  徐福庚就是这样一个执着的业余新闻人,一只都市“啄木鸟”,一个编外民意观察员。

  通讯员 练红宁 欧阳兆堂

  记者 董婉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