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封东大清真寺武学寻踪”系列之一 “河南首坊”见证回族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7日07:04  大河网-大河报

  

“开封东大清真寺武学寻踪”系列之一 “河南首坊”见证回族历史

  

“开封东大清真寺武学寻踪”系列之一 “河南首坊”见证回族历史

  

“开封东大清真寺武学寻踪”系列之一 “河南首坊”见证回族历史
□首席记者姚伟通讯员郭宝光文图

  【观点一】

  “开封是中国回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十八年(1281年)‘括回回 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即今开封)屯田’。

  “把全国的穆斯林 手集中于开封屯田,意味着原本四海为家的穆斯林军人扎根定居,成为中国人的一部分。这是回族形成的标志。”

  ——程民生(回族,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治宋史的名家。)

  【观点二】

  “回族武术是中原三大武术系统之一,历史上高手辈出。1958年,中国第一批武术九段授予了三个人,其中两个是河南人,而他们都是回族。

  “回族武术一般以清真寺为依托,著名的有开封东大清真寺、沈丘槐店东关清真寺等。清真寺武功有两大优势:寺周边回民习惯把男孩送去习武;清真寺长期提供场地并出面聘请高手任教。这样既保证人才来源不断,又保持了较高的教学水平。

  “回民有较强的凝聚力,一旦清真寺房屋出现损坏,能及时得到修葺,始终保持较好的练武场所。这些原因,使回族武术传承不息,跻身中原三大武学系统之列。”

  ——王广西(河南省社科院已故研究员,在近代文学、中原武学等领域成果斐然。《中原文化大典·武术卷》主编。)

  古寺融合中阿文化

  清平南北街位于开封老城东部,像很多古城老街一样,这条街很窄,两侧的老房子排列出细长的巷道,让人感觉一路走下去,能走回历史的深处。

  曾被誉为“河南首坊”的开封东大清真寺(以下简称东大寺),坐落在清平南北街南端路西,是一座至少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寺,如今是国家级模范清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以前未进过清真寺,步入东大寺时,顿时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说熟悉,是因为这座古寺具有典型的中国明清古建筑风格,门前两尊大石狮,寺院三进院落,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殿宇青砖碧瓦,屋顶舒缓起伏,飞檐翘角,庄重典雅;说陌生,是因为寺内的阿拉伯文牌匾彩绘,各殿正脊顶上形制独特的宝瓶或“七孔仙桥”,在正殿脊顶风火宝瓶装饰顶部别出心裁地增添了一弯新月,显出些异域风情。另外,该寺中轴线上的建筑均坐西朝东,与中国大多古建筑坐北朝南大不相同。

  记者原本认为,这种朝向是因为寺门前的街道为南北向而造成的。采访开封市伊斯兰协会副会长刘景武后才知道,清真寺的朝向,特别是礼拜大殿的朝向,绝对不会考虑道路情况,决定其朝向的只有一个因素,就是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方向。大殿的设计,必须让做礼拜时面向圣地。对于中国来说,麦加在西方,因此清真寺大殿基本都是坐西朝东。

  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东大寺,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融合于一身了。

  据专家介绍,历史上清真寺建筑有一个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唐宋时,清真寺多为阿拉伯式,从元代开始,具有中国特色的清真寺逐渐出现,到明代广泛建立,这标志着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从某种意义说,这一过程也是回族形成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的清真寺,又陆续出现了仿阿拉伯建筑或中阿结合的风格。

  开封回族主体乃军人后裔

  回族在中国形成,与十三世纪蒙古汗国的兴盛有密切关系。成吉思汗在蒙古草原上的崛起,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在蒙元以前,从唐到宋,都有大批波斯、阿拉伯人来中国经商,他们被称为“番客”,是“客”,是外国人。一些“番客”在“京师及通商口岸”定居下来,集中居住在“番坊”,建立礼拜寺。他们繁衍生息,逐渐形成四世、五世、六世“土生番客”。由于各种原因,“土生番客”的相当一部分融入汉族,但也有不少人大多保持了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成为回族先民。

  宋代的史籍中,不乏关于回族先民的记载。著名的襄阳之战,守城宋军中就有穆斯林。

  但襄阳城外的蒙古军队中,穆斯林更多。蒙古汗国兴起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先后三次西征,征服了中亚和西亚的广大地区(当时,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域,都被称为“回回国”),每攻克一城一地,都要俘掠工匠,征调青壮年充军。因此,大批工匠、军士及归附的贵族、学者等,被征派到中国从事各种工作,其人数可能有二三百万之多,其中当有不少人随蒙古大军兵临襄阳前线。

  襄阳城的顽强超出想象,蒙古军队久攻不克,双方僵持达五年之久。为了打破僵局,至元八年,忽必烈派人征调西亚炮匠。那时伊斯兰教国家造炮(实为抛石机)技术十分先进,能发射八百磅重的巨石。技艺高超的“西域木发里(今伊拉克摩苏尔)人”阿老瓦丁被派往大都(今北京),他带着徒弟“西域旭烈(今阿富汗赫拉特)人”亦思马因举家东来,在大都造炮成功,并训练出一大批穆斯林军士。

  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率军以新型抛石机攻樊城,一举告捷,随即移炮攻打襄阳,一炮射中襄阳谯楼,“诸将多逾城降者。”宋将吕文焕遂降,襄阳之战宣告结束。来自西亚的抛石机一战成名,引起忽必烈的重视,元朝建置“炮手总管府”,以阿老瓦丁为管军总管、宣武将军。随后,在元灭宋的过程中,这种抛石机发挥了巨大作用。

  统一天下后,元朝开始着手安置数量庞大的军队,至元十八年(1281年),散居各郡的元朝穆斯林“炮兵”,在阿老瓦丁率领下,集中到开封屯田。同时,其他从中亚、西亚迁来的工匠、士兵、贵族和学者等,也分散定居到全国各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元朝中期后,他们逐渐接受中原文明,采用汉姓汉名,使用汉语,但保留了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他们不再像唐宋时的“番客”那样被视为外国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的一个民族。

  如今的研究者认为,回族的主体是元朝时东迁的西亚、中亚伊斯兰教信徒,唐宋时“番客”的后代,自然也成为回族的一部分。此外,很多皈依伊斯兰教的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也融入了回族。

  元末明初,回族已人才辈出,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胡大海、蓝玉、沐英等都是回族。常遇春攻打开封时,曾得到回族的大力协助。开封回族父老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率军攻打开封时,手下大将常遇春对他说,“开封长期居住着大量回民兄弟,民风强悍,崇尚武术,匡扶正义,早就对元朝残暴统治心怀不满,如能和他们秘密联络,里应外合,夺取开封易如反掌”。朱元璋依计行事,果然顺利占领开封。入城后便在回民中招兵买马,开封东大寺的一些青年踊跃参军,朱元璋非常感动,遂亲笔书写了“精忠尚武”的匾额挂在东大寺大门上。此事开封回族代代相传,引以为豪。

  到了明代,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彻底完成,回族最终形成。这个时期回族同样涌现出众多人才,如郑和、海瑞、李贽,等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名声赫赫。

  东大寺留存珍贵记忆

  东大寺古称大梁清真寺,其始建年代无考,回民世代相传。东大寺最早的位置在开封城外东南3公里处一带,后迁入城内今址。据寺内古碑记载,该寺曾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重修,也就是说这座清真寺最晚应建于明初,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

  有人认为,东大寺应建于元朝至正年间,当时阿老瓦丁率穆斯林“炮兵部队”定居开封,势必要兴建一定数量的清真寺,如程民生先生所说,“伊斯兰教信徒跟别人不一样,没有清真寺就没法生活”。

  还有人认为,东大寺始建于唐代。寺内现存有清康熙年间的《重修大梁清真寺碑记》,为进士王珽撰文,开篇即说该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这个说法似乎不太可信,但唐代开封出现清真寺,“理论上是可能的”,因为唐代开封是大运河的枢纽,有较多阿拉伯商人定居并不奇怪。到了宋代,开封成了国都,有不少来自西亚的客商,其中有久留不归者。开封市伊斯兰协会副会长刘景武曾细察《清明上河图》,从中寻找戴白礼拜帽的人,结果没有找到。不过,刘景武先生仍坚信,当时的开封应该生活着不少穆斯林,也势必有清真寺。

  由于缺乏更多文字资料,东大寺的历史变迁难以完全了解,只能大致推断,该清真寺的历史有可能贯通唐宋,保守地估计,也至少建于元末明初,见证了回族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诚如开封市伊斯兰协会秘书长郭宝光所说,“东大寺的历史,基本与回族历史同步”。

  由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更由于开封曾长期是河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大寺在中原众多清真寺中地位重要,曾被誉为“河南首坊”,该寺“文武

  并举”,经堂教育

  和武学水准都广

  为人们称道。

  坐落在开封清平南北街南端路西的东大清真寺,是一座至少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寺,与大多古建筑坐北朝南大不相同,它是坐西朝东。

  东大寺大殿屋顶的宝瓶装饰

  寺内清康熙28年的“重修大梁清真寺”碑

  来源: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