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银行向小银行买贷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0日09:05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记者陈韶旭

  最近一家本地银行的行长向记者透露:一家国有大银行上海分行的行长突然跑来找他,说要买点贷款。大银行向小银行买贷款,这种事以往可不多见。

  为啥要买?原来,这家国有大银行的存款余额刚刚突破了1万亿元,贷款余额却是3000多亿——大量存款闲置着,要付利息,行长很着急。是贷存比太低吗?也不是。这家银行的存款结构,个人储蓄3000多亿,公司储蓄3000多亿,同业存款3000多亿(如保险保证金、证券保证金托管等);而所谓贷款余额3000多亿,只是指纯粹贷款,其实还有不少票据融资。因为同业存款不计算在贷存比内,票据融资则可以作为贷款,所以从资产负债表看,这家大银行的经营状况并无不妥,贷存比和其他同业的水平差不多。

  按说问题不大,行长却高兴不起来,他感叹道:项目越来越难找了!过去一年靠几个大项目贷出几百亿吃利息差赢利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他很着急。

  的确,从2008年下半年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开始,上海既把危机视作挑战,更当成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银行行长们的“忧虑”就因此而生:上海搞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去二三十年有持续的巨大投入,修路、修桥、修隧道等等都要融资,每每给银行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但这类项目的建设总要步入平缓期,由政府牵头的融资平台也会越来越少。而且,随着越来越多银行机构在上海集聚,特别是外资银行介入,许多项目不再是一家银行独吃,而改由一家银行领衔提供银团贷款,风险分担,利益也共享了。据上海银监局统计,截至2009年12月末,上海56家主要银行机构已投放的各项本外币银团贷款余额为671.38亿元,占全市所有贷款的2.28%,比年初增加131.50亿元——占比不大,增速很快。瞻前顾后、研判形势,行长们纷纷开始反思自家银行的发展模式——转型是给“逼”出来的,却符合发展趋势。

  评述:资金多了、贷不出去,一方面倒也并非坏事,说明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集聚效应显现,在沪金融企业的经营能力大增。最新统计显示,去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增幅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12.5%。但另一方面,正如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多次提到的,上海金融业发展仍有瓶颈:释放能力不足。

  善用机遇,上海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金融业也要积极转型。

  金融业的特殊性在于,要为新兴产业做好金融支持,自身又要依托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强做大,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金融业的发展思路和方式不改,大银行向小银行讨贷款的事会不断发生。业内人士指出,解决贷款问题,银行首先要有自我转变的决心,机遇是不等人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航运金融……都将是机遇。

  为什么样的企业服务?要为有利于上海产业升级的企业服务。比如上海正在全力支持民企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对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更多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带来了商机。下个月,上海银监局将组织在沪银行等金融机构把金融服务送进各个园区,面对面接触原来沐浴阳光雨露较少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未来,上海的传统制造业向其他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从中找项目一定会越来越难。这就要求银行特别是大银行改变观念,改变机构、业务流程设置和人员配置,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

  可喜的是,转型已然启动。中行上海市分行去年首家发放了完全意义上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取得良好经验,目前坏账率为零,大大鼓舞了银行做类似业务的信心。

  观察国外大银行的发展轨迹,它们在所在国家步入现代化之后,主营业务便不再是传统的靠息差吃饭,而转向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后的衍生品交易等,赢利主要来自中间业务收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避免目前贷款属地化、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就遇瓶颈的问题。同时,有利于降低眼下我国过高的间接融资比例。

  银行要转型,必须依托一个有丰富的金融投资工具的市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核心目标,是建成金融市场体系,近期正在努力建设信贷转让市场、拓展债券市场等,信贷资产证券化也在稳步推进。在上海,银行转型有望率先。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