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电视剧《命运》在央视8套黄金时间播出后,深圳市民反响热烈。
30集电视剧《命运》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电集团联合出品。作为该剧的发起人和策划人之一,深圳广电集团总裁王茂亮说:当时策划《命运》,是“肩负历史使命,心怀感恩之情”。他还说:“《命运》最终能拍成电视剧,能与观众见面,其曲折而艰难的经历,又可以拍成一部精彩的电视剧了。”
缘起:三部片子表现30年巨变
早在2006年初,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就和广电集团领导商量,要为建国60周年和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做影视作品,经多次研究,后来决定做3部片子。一部是纪录片《风帆起珠江》,该片已于建国60周年时在央视一套播出了 。《风帆起珠江》写的是中国近百年的开放史,它全方位地向观众展示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的一系列历史抉择和实现改革开放的历史突破。第二部是电视剧《命运》,镜头对准当年按照党中央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杀出一条血路”的特区拓荒牛们。还有一部是写改革开放30年深圳普通人故事的,目前已有两个剧本正在反复修改中。三部片子,三个角度,三个层面,旨在多角度表现改革开放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启动:陆天明一年之后才签合同
2006年3月,北京,春寒料峭。制作单位找过中宣部文艺局领导,找过中央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领导小组的专家,大家都表示支持。市委宣传部和广电集团因此决定,一定要找当今中国最顶尖的作家来写剧本,找最顶尖的演员来表演,找最顶尖的团队来制作。
2006年“五一”节,深圳广电集团把原央视台长杨伟光、中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准、著名作家陆天明等请到深圳,并请来深圳市部分老领导,深入探讨电视剧的创作。大家认为,写过《省委书记》、《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的等政治题材的陆天明是该剧的最佳人选。
但陆天明起初不愿意签合同。他说,写改革开放太难了,涉及太多方方面面的问题,“我先不答应,但我可以先做采访准备”。就这样,陆天明来到深圳,住在上梅林的一家普通宾馆里。他采访了很多人,各个层面的人,有老市委书记、企业家、打工者,采访了几个月。当时的市委书记李鸿忠和他长谈了3个多小时,对他说,陆老师,我们不要求你写应景之文,你尊重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只要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期待你写出撼世之作。后来针对陆天明写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绕不开的种种风波、事件等,有关领导也一直支持陆天明大胆创作。就这样直到《命运》的写作进入一半后,陆天明才把合同签下来,那时已经是2007年了。
担忧:做不出精品对不起深圳
虽然陆天明以饱满的热情放开手脚创作《命运》,但制作单位最大的压力是,做这样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如果做不成精品力作,那就对不起特区的拓荒牛们,对不起深圳,对不起历史。市委宣传部和广电集团清楚地知道,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改革为背景的影视剧有一些,但正面展现改革波澜壮阔历程的影视作品却很少见。难就难在这样的作品离现实太近,离人物原型太近,写出来,既要对得起历史,还要对得起观众,不容易。
王茂亮说,但我们有责任做一部史诗性的电视剧 ,以表达我们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感恩之情,对为特区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付出巨大牺牲的开拓者们的感恩之情。而且,这个作品还不仅仅是为特区开拓者们树碑立传,它还旨在成为全国所有改革者的集体回忆。市委宣传部领导和深圳广电集团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作为特区人,如果我们不肩负起这份使命,创作出一部反映特区改革的影视精品,就对不起深圳人民,就是我们的失职。
制作:
历尽艰难,改了又改
陆天明的剧本初稿完成后,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电集团在深圳、北京多次召开研讨会 。陆天明也几易其稿,终于在2008年6月完成了剧本修改工作。
拍摄过程历尽艰难,从剧本创作到最终拍摄完成历时4年。电视剧动用了400多个场景,比一般电视剧200多个场景多了一倍多。李雪健更是带病坚持,他的助理每天拿着药杯,一直跟在他的身边。电视剧拍摄完后,原本要在国庆60周年播出,但因为各级领导都对改革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怀,所以又对《命运》改了又改。中央电视台专家组成员看完修改后的《命运》,都感到非常震撼,说这是一部精品之作。
感动:市委领导
给予极大关心和支持
王茂亮介绍说,《命运》从始至终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先后多次关心该剧的创作和拍摄 。宣传部长王京生则自始至终深入到《命运》的策划、创作、拍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并帮助解决该剧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令制作团队非常感动。
由于剧中将“深圳”改为“鹏城”,将“蛇口”改为“河口”,也没有出现真实的国家领导人的名字,这让一些深圳观众感到不适。该剧的制片人徐奔奔说:“《命运》是一部文艺作品,是电视剧,按规定不能有真名实姓的领导人出现,同时也希望深圳市民把它当电视剧看,而不要当纪录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