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15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宣布新太空探索计划,希望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将宇航员送上火星。根据新计划,美国政府将在航天飞机编队退役后邀请更多私营企业参与太空探索,研制运载火箭等太空运载工具。
“愿有生之年看到登火”
奥巴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对大约200人说:“截至2025年,我们希望能制造出新型航天器,能承担深层次太空探索任务,使我们能够探索月球以外的太空。截至本世纪30年代中期,我相信能将人类送上火星运行轨道,并能安全返回地球,然后再实现登陆火星。”“我们将在历史上首次向小行星运送宇航员。到本世纪30年代,我相信我们可以将人类运往火星轨道,并可以让他们安全返回地球。随后,我们将开始登陆火星,”奥巴马告诉在场的近200位议员、科学家及太空专家。
奥巴马说:“我希望能在我的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切。”
为缓解外界批评,奥巴马当天还宣布保留压缩版“奥赖恩”载人航天器,将这种原本用于登月的运输工具改造为宇航员的紧急逃生设备,并在今后几年内将它送至国际空间站。此举可确保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发生意外时不必依赖俄罗斯飞船逃生。
路透社报道,奥巴马没有透露美国将如何实现这些太空探索突破的细节。根据新太空计划,航天飞机编队今年底退役后,美国将吸纳更多私营企业参与太空探索。新太空计划将依靠私营企业研发运载工具,实现太空探索。美国政府将在今后5年内向国家航空航天局注入60亿美元资金,用以支撑新太空计划。
谈及为何要放弃其前任总统乔治·W·布什制定的重返月球计划时,奥巴马说:“我们以前已经到过那里(月球),而眼下有更广阔的太空等待探索。”奥巴马说,美国政府不仅将只在“资金方面支持太空探索,而且,探索太空有明确目标,存在更进一步的目的”。
先登小行星打前站
路透社报道,根据新太空计划,美国政府将在今后5年内给美国航空航天局增加总计60亿美元研发预算,用于寻找私人太空合作伙伴,研发新型火箭运载工具。同时,国家航空航天局还将自行研发新型太空探测器,实现对近地小行星、月球、火星卫星的载人探索,而所有这些探索的最终目的是登陆火星。
奥巴马解释说,对小行星、月球、火星卫星的探索,都只是登火的“跳板”。“因此,我们将从登上小行星开始,这在人类历史上将是首次,”奥巴马说,“作为总统,我相信太空探索并非一个奢侈项目……而是美国探求更加美好未来的必要部分。”
全新蓝图促进就业
新计划宣布后,一些国会议员担心取消“星座计划”(即返月计划)会使7000多人的饭碗不保。然而奥巴马表示,新计划不仅不会造成失业,反而将扩大就业。他承诺拨款4000万美元帮助肯尼迪航天中心附近地区实施经济模式转型,并拨专款用于被转移工作人员的安家费。据估计,肯尼迪航天中心附近地区在年内将创造出2500个工作岗位。美国权威咨询机构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宣称,随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私营航天企业有望给全国带来1.18万个就业机会。
新计划面临质疑
与小布什政府时期的“星座计划”相比,奥巴马的这份新蓝图主要有两点不同。第一,奥巴马基本上完全终止了“星座计划”,只保留了用于“星座计划”的太空舱,转而让其在未来担任运载宇航员和生活物资至国际空间站的任务;而原来参与该计划的工作人员,也被重新安置到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登陆火星的相关工作。第二,美国将着重促进私营企业载人航天器的研发。今年,美国3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将光荣退役。今后4年,美国将没有载人航天飞机可使用。这段时间里,往返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只能依靠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美国一些民众担心,美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领跑”地位将受影响。
美联社说,奥巴马此前因取消“星座计划”、变革太空探索“方向”饱受指责。质疑之声主要集中在新计划的时间表和技术细节等方面。批评人士认为,奥巴马的计划虽然听起来颇具雄心壮志,但是缺乏具体的登陆、返航和执行时间表,虽一再强调要向宇宙纵深前进,但至于“深”到何种程度则根本没有说清楚,涉及到具体的技术细节则更是一带而过。(新华社供稿)
■分析
美太空新政 欲减“包袱”
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5日公布美国的新太空探索计划,放弃旨在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将直接登陆火星作为美国新载人航天计划的目标。
节省开支是奥巴马放弃“星座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省钱是有代价的。按照新计划,美国太空战略布局可能出现重大漏洞,即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可能因为缺少合适的载人航天器,长时间依靠俄罗斯把美国宇航员送入太空。奥巴马政府的解决办法是鼓励私营企业进入太空领域。然而,私营企业是否愿意进入太空领域还是未知数。
如果新政失败,美国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失去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不过即便如此,美国在太空领域的霸主地位不会受到根本性动摇。虽然减掉部分“包袱”,美国仍在全球保持着太空领域第一大投资国的地位。同时,瞄准登陆火星,而不是再次登陆月球,为美国航天领域的科技创新带来更多机会。与此同时,鼓励私有企业进入太空领域,不能排除市场再一次创造技术神话的可能性。
(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