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气性坏疽病人 这次不慌
汶川大地震经验:地震时隔离病房是临时准备的,当时有一点混乱,总结经验后这一次秩序好了许多,更利于病人的治疗。
昨日凌晨2时许,省医院急救中心收到了一名42岁的伤员旦杰,她的右腿背肿胀厉害,颜色发乌、青紫,按压时肿胀的地方有气泡冒出来,伤口还有浓浓的臭鸡蛋气味。医护人员初步怀疑,病人是气性坏疽,随即进行分泌物涂片检查,确诊旦杰是气性坏疽。近一个小时的清创手术后,旦杰被推进隔离室进行多次清创,目前看来不需要截肢。
昨日下午,一位怀孕三个月的女性也被确诊为气性坏疽病人,被送入康复科接受隔离治疗。
面对悲伤孕妇 及早心理介入
汶川大地震经验:地震后,省医院是在4天左右对伤员介入心理治疗,心理介入越早越好,有利于病人情绪缓解。汶川地震后,医院发现心理干预很重要,专门做了总结。
下午2时30分,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周波走进了产科病房,他要对一位腰椎受伤怀孕3个月的孕妇进行心理治疗。这位孕妇叫嘎吉,她的丈夫、3个孩子都在地震中去世,另一个孩子在地震中受了伤。地震后一个多小时,嘎吉被救援人员救了出来,但因受伤和惊吓过度当即昏了过去,被送到成都时检查出腰椎骨折。嘎吉情绪很低落,她说亲人都去世了,自己又受了伤,孩子还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自己活着以后去哪里?极大的痛苦、悲伤把她折磨得很憔悴。
周波轻轻地听她诉说情况,然后任她放声痛苦。“这是一种发泄不满、愤怒、悲伤的很好方式。”经过一阵心理劝导后,嘎吉的情绪缓和了不少。
周波说,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看能否对她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减轻嘎吉对生活的顾虑,并适时再进行一些适当的心理治疗,减轻她对生活、对地震的恐惧。
早报记者宋建琴摄影刘筱庆
同步播报>>>
伤员不仅要医身 还要医心
早报讯 (田华 记者 雍兴中 实习生 熊慧)昨日,成都军区总医院共收治了伤员27名,凌晨进行了3台急诊手术,今日,还要开展10台左右的手术。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地震伤员不仅要医身,更重要是要医心。医院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小组,通过免费开通“亲情平安电话”、设立“读书点”、一对一疏导危重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