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一操作工落26米深桩井 救了12天遗体才出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8日07:19  国际在线

  4月4日晚9点15分左右,南京下关区幕府西路金域中央3期工地发生了一起19岁的操作工孙克伟坠入26米深桩井中的不幸事故,事隔12天零2小时后,4月16日晚11点50分左右,小孙的遗体终于出桩。

  事故发生后,本报一直关注并追踪报道救援的每一个进展,其间也有很多读者来电询问,为何坠入桩井的被困人员需要救了12天多才出桩?小孙的家属又将如何问责?昨天,记者独家采访了赶来南京处理“坠井出桩小孙”后事的宜兴小伙孙克伟家属,以及参与现场营救的南京市安监局相关人员。

  小孙其人:

  自幼父母离异,表姐夫带来的

  昨天下午,记者经多方辗转,联系到了赶来南京处理小孙坠井后事的小孙家属吴先生,吴是小孙一个远房亲戚。

  他告诉记者,今年19岁的孙克伟是宜兴张渚人,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婚,此后法院把儿子判给父亲,但因为小孙父亲单位效益不好,买断工龄回家了。

  小孙一直和爷爷奶奶、爸爸一起挤住在蜗居里,时常在父母间“两头跑”。初中毕业后,小孙中考成绩不理想,很早就懂事的小孙考上家乡的职高,自己觉得学下去前途不怎么样,还费钱,于是就打算早点出来挣钱养活自己,减轻家庭压力。

  这时,孙克伟的一个表姐夫与人合伙在南京下关区幕府西路金域中央3期工地上承包了开工打桩的活,工地缺人手,于是带着19岁的小孙到南京来“闯荡”。当时,包括小孙父亲在内的一家人当然很高兴,谁也没想到,来了没多久竟然会掉入26米深的桩井中。

  离奇事故:

  桩井内径34厘米,想钻都难

  “事情是4月4日晚上9点15分左右发生的,事发后,我们家属得到消息就赶来南京了。”吴先生说,当时施工方就开始在工地上拉起救援警戒线,家属赶去工地也不让进去,因为救援现场头绪多,各路人马进出频繁,场面显得紧张而忙乱。

  经协调,施工方才答应家属分批进入工地到桩井孔旁边看一下,当时大家都不相信,内径只有34厘米的桩井,即便有人存心想钻也很难钻进去,怎么会失足掉下去?后来从工地一位知情者口中大体了解到是这么回事:4月4日晚9点许,小孙和另一位年龄与他相仿,也是亲戚家小孩一道为打桩前测量方位做准备,当时一个桩打好后需要移动机械打另一个桩,那个亲戚家小孩手拿测量仪器站在远处,小孙就站在桩孔附近的工地上,不知是因为定位拉线后退,还是因为旁边的机械碍事需要移步换位,小孙一脚踏空顿时失足掉下旁边打好的一个1米多宽的大坑,这个打桩坑离地面有6米左右,不巧的是小孙继而又掉进了大坑下的桩井孔里,而这桩井孔外径60厘米,内径只有34厘米,小孙一直掉落至桩井管离地面26米。竟有如此不幸的巧事?但是这个不幸还是发生了。另一位年轻操作工不见了小孙立即大喊,但终于没能喊回这位他的亲戚兼工友。

  善后索赔:

  家属有点“投鼠忌器”

  事故发生后,本报记者每天都赶往出事工地关注进展。而据小孙家属称,他们从消防救援人员那儿得到的确切消息是,直到第6天,生命探测仪还测到了桩井下有“被困人员心脏的跳动”。

  事发后,小孙的父亲于4月6日赶到工地,而由于离异的关系,小孙的生母是13日才得到通知赶来探望的。大批亲戚来了后,救援指挥部成立的家属安抚小组尽快安排他们住进宾馆,其间主要是疏导安慰,大家都在等着早一天救援小孙出桩。但一直等了12天后才得到这个不幸消息,家属的悲痛之情可想而知。

  据悉,小孙父母已离婚多年,两人至今也一直没有再各自找“另一半”,小孙也一直和父母有着联系。“他父母其实生活很拮据,母亲是农村户口,一直在帮人打杂做零工,父亲从单位回家后也一直在干苦活挣小钱。”小孙的亲属透露,但是带小孙来工地干活的是亲戚,发生了事故谁都不“好过”,因为是亲戚,而且亲戚在工地上承包工程,就感觉有点“投鼠忌器”。他称,小孙出桩后,目前遗体被送往法医鉴定中心,对其坠井原因和具体死亡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取证鉴定,再由安监等相关部门认定责任,然后要办好小孙的后事,之后才是索赔善后等问题。

  四大追问

  1 为什么不进行“大开挖”?

  最开始想“救活”,采用“钢护桶+砖护壁”方案

  参与小孙坠井现场救援的南京市安监局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昨天首次向记者披露,目前调查的情况是,小孙坠井确切时间是4月4日晚9点15分左右,遗体被救起打捞上来是4月16日夜晚11点50分,前后一共是290小时,折算起来大约是12天零2小时,救援方也觉得时间拖得长了点,但个中有极其复杂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开始救援出发点是“救活”。

  该负责人表示,小孙出事后,来自地矿部门、建工部门和东大建筑5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对救援现场进行详尽的考察后一致认为采用钢护桶加固挖掘的方法,所谓钢护桶,就是在桩井四周加固从无锡运来总长30多米、直径1.4米的钢桶加固挖掘开的四周土层,以防止地下泥土的塌方。这个方案相比较“大开挖”的方案来,预期会快一点。

  而由于越往下挖掘,每深一米就险十分,再加上地下流沙尘的影响等因素,后来在钢护桶的基础上往下挖掘,又采用了“砖护壁”的方案。这个“砖护壁”方案就是边挖掘泥土,边在四周就地砌砖墙,等墙砖凝固后再往下挖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砖护体”,既保障被救人员安全,也保障了救援者的安危,更便于挖掘操作。

  2 为什么花了12天这么久?

  地下土层上涌,上遇下雨,下要降水,耗时耗力

  “钢护桶+砖护壁”方案确定后,救援施工一度进展很快,也就是第3天,就下挖到了接近16米,但很快就遭遇了地下流沙尘的土涌现象,地下土不断上涌,可能跟此处以前曾是窑厂有关,土质相对疏松。

  接下来的救援中还遇到了下暴雨的状况,尽管施工挖掘口的上方覆盖了雨棚,但地下水的渗水和土涌两大难题接踵而至,给救援者带来很大危险,救援方不得不采取了在救援口四周打井降水、降压,先后打六七个大小井,这个降水降压的辅助时间花去了3天,本报也追踪报道过,这3天几乎每天只下挖1米多,其中还有不少“回升现象”。

  3 为啥不采用夜视救援设备?

  小孙落井姿势所限,那方法并不适合“救活的”

  本报也曾追踪报道过,有位热心市民曾经数次拿着借来的一套价值8000元的夜间探测监控救援设备,但未获得救援方的认可而被拒绝在工地外。昨天参与营救的南京市安监局应急救援处一位官员表示,那个方法不适合“救活的”。他透露,最开始消防部门每天都用生命探测仪器下去探测,也往里输送氧气,按照热心市民提供的也是照明的设备根本探测不到地下桩井里的状况,而且从一开始对于桩井内径只有34厘米来判断,小孙落井姿势极有可能是双手上举,呈现伸臂张腿的站姿,事实上一开始可能也是这样的,按照市民的探测,伸下去很可能什么都看不到,只看到土层。后来挖掘切割桩井救出小孙的过程中也能看出,起先捞上来的是一根绳子,可能是当时小孙刚下去时工友扔下去的,第二上来的是安全帽,它卡在桩井里,在小孙的头顶上方,第三上来的是小孙的衣裤,最后也就是16日夜晚11点50分左右小孙遗体上来时的姿势是蜷缩状,上臂基本呈上展状态。

  4 为什么一再“延期出桩”

  临近小孙最深处塌方严重,救援者险遭不测

  事发后,救援方每天下午4点向媒体公开救援进展,但到小孙真正“出桩”的最后几天,几乎天天工地方都传出令人激动的消息,“很快就会救出小孙”“不见小孙决不收兵”,媒体也多次报道“很快极有可能出桩”。但最终为啥拖到12天之后?昨天安监部门这位发言人表示,钢护桶打下去9米后,由于复杂地情发生了偏移,后来采用了“砖护体”但施工难度很大,从救援坑的挖掘实际只能容纳两个工人,但后来为了防止塌方,不得已下去了3个工人,一人严密监视土层变化有无塌方隐患,另两人抓紧救援挖掘,同时砌砖护体墙。情势十分危急。记者昨天从小孙的家属口中也证实,就在小孙被救出的16日夜晚11点50分左右,最后一名救援者把小孙固定在绳索上后,人刚上来,小孙的遗体从落井的26米处仅上升了四五米,下面就再次发生了塌方,真是好险!

  本报记者 范晓林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