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彭薇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见证了一场生命奇迹:100多名工人在井下坚守8天8夜,并成功获救。这一事件也引发了沪上不少教育专家对“生存技能”的思考。他们提出:生存技能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生活能力,需要日常培养和重视。最近公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为学生提供生存、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每一个孩子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纲要的这一提法其实回归了教育本质,即“生活教育”。如今,不少家长看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考试升学等,却忽视了培养其生存技能。于是,英语、奥数等课外辅导班常常“占上风”,取代了对孩子劳动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处理和防灾能力的培养,而这些生存技能恰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不久前应日本某高校邀请,介绍上海生存教育状况。他和市社科院青少所副所长孙抱弘调查后发现,我们的生存技能教育大多分散在各类课程中,并不突出,有些学校“说得多、做得少”,每年举行一两次活动而已。孙抱弘说,分散式的教育往往“蜻蜓点水”,成效不大,学校教育应该有专门的生存教育板块,集中、系统地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知识和技能。
生存教育应该更加贴近孩子,可操作,更实用。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布置“特殊作业”——让学生整理“家庭应急包”,内含饮用水、压缩饼干、口罩、消毒药品等,教会学生防突发灾害等应急能力。中山学校自编教材《学生紧急救护技术培训手册》,以图文形式阐述常见外伤紧急处理、溺水急救、防雷等知识。
有教育专家提出,除了家庭和学校,生存教育还需社会教育机构支持。欧美一些国家的中小学生存教育课,大多和社会场馆联合起来,通过逃生和救助技能演习,教学生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如迷路了怎么办,地震后如何逃生最有效,碰上火灾该如何做等。而目前上海多数校外场馆以探索科学奥秘、体验人文知识为主,涉及安全技能演练的,仅有上海市公安博物馆的消防模拟演练馆等少数场馆,希望社会教育场馆能增添一些野外活动、模拟逃生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