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7.1级地震、80%的房屋倒塌、10万余人受灾……青海玉树,这颗唐蕃古道上的“明珠”,顷刻间被灾难笼罩,失去了光泽。
缺医、缺药、缺医务人员……这是来自雪域高原的呼唤,也是传给“白衣战士”的“军令”。
为了雪域高原上的生命,千余名医务人员出征,数百万医疗工作者在行动。天灾下,“白衣战士”犹如冬天里的阳光,用温暖驱赶人们的伤痛;废墟上,“白衣战士”犹如绽放的雪莲花,诠释着生命的坚强和希望。
行动:争分夺秒与时间竞速
14日早晨,青海玉树。州人民医院门诊护士长耿小美正在家中的院内晨练。7时49分,突然袭来的地震让她一阵惊慌。
同一时间,北京。卫生部应急办主任梁万年如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10分钟后,玉树地震的消息从中国地震局传来。
相隔千里的他们,很快便投入了同一场与时间竞速、与死神赛跑的战斗。
“密切关注前方伤亡情况,立即部署国家医疗救援队!”接到部领导的指示,梁万年立即拨出一个又一个电话。顿时,整栋卫生部的办公大楼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青海医疗队出发!四川医疗队出发!西藏、甘肃、北京、天津医疗队及中国疾控中心防疫队整装候命……震后2小时,全国卫生系统都迅速行动起来。
上午10时,由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党组书记张茅任组长的卫生部青海省玉树地震卫生应急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会议,启动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一级响应。下午,卫生部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即开赴灾区。
“救人是第一位的任务!”卫生部定下铁令。
灾区医务人员迅速行动起来。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搭起帐篷诊所,200多名医护人员没日没夜地工作,紧紧地拽着身边的生命不让死神夺走。
耿小美从废墟中刨出年迈的父母后便跑到医疗救治点,为伤员包扎、缝合、擦洗;已经退休的原儿科主任跃进来不及多想就赶到医院,几天没有离开帐篷病房一步……
各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迅速行动起来:
灾后当天上午,青海省卫生厅便向灾区派出了首批省级医疗和卫生防疫队,紧急调运大批救护车、医疗设备和药品。
震后6小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医疗队首批49名先遣队员带着价值5万元的药品和8辆急救车抵达玉树地震灾区赛马场的集中安置点开展救援。“我们是第一批到达这里的医疗救援队伍,也将是最后一个离开这里的救援队伍。”甘孜州卫生局副局长林银生说。
震后7小时,甘肃省39名医务人员、10台急救车携带药品器械和生活物资,翻山越岭向玉树进发,途中相伴随的是高寒、饥饿和风雪交加。
至14日18时,卫生部门已派出近300人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截至目前共有近2000名医务人员战斗在灾区一线。
救治:忍着伤痛让生命延续
家园被毁、失去亲人、高寒缺氧……怀揣着悲伤和痛苦,来自各地的医务人员全心投入救治伤病员,让从废墟中走出来的生命在他们手中延续。
玉树州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尼玛才仁家中7位亲人遇难,但震后60多个小时他一直在抢救伤员。“只有拼命地工作,才能麻木我的神经。”看到亲人遗容的瞬间,43岁的藏族汉子突然失声痛哭。
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多杰旦周14日晚赶到玉树老家时,母亲和妹妹已经遇难。他流着眼泪救助同村的受伤群众。
“所有医护人员的家中都不同程度受灾了,90%的家庭房屋倒塌。”玉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西说,但他们都在第一时间投入救援。
心痛的不只是玉树。
四川甘孜州石渠县疾控中心主任李光清永远难忘一个18岁姑娘的眼神:“叔叔,我会不会死,救救我!”可没等他处理完另一名伤员,姑娘已永远闭上美丽的眼睛。
刚到救治点时,近400名伤员在等待救治。青海省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叶谢智华说:“看到痛苦的表情,听到揪心的呻吟,我们没有理由停歇。”
在记者采访时,已经48小时没有休息的青海省人民医院的医生依然在救治伤员,为克服高原反应,许多医生吃着止疼片坚守在手术台和担架旁。
“没有什么比多救治一名伤员更重要。”四川甘孜卫生局副局长林银生说,尽管头疼、嘴唇紫黑,但没有一名队员退缩,漆黑的深夜,队员们打着手电筒给伤员包扎、止血。
4月1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天津医疗队赶赴青海格尔木市救治转运过来的伤员,抵达格尔木一个小时时间内,北大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波已经站在了手术台上。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孙立军则吸着氧气为一名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的藏族喇嘛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直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才离开。
截至17日,医疗队已救治近9000人。
“不能让他们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却在我们手中离开!”这是“白衣战士”的铮铮誓言,也是他们的行动实践。
转运:在守候中呵护生命
高原地区经济落后,医疗设施损坏、卫生人员不足……所有人的心不禁揪了起来,万余名伤员和千余名重伤员,玉树该如何面对?
转运外地——“玉树医疗机构几乎全面瘫痪,地震重症伤员必须以转运救治为主。”梁万年说。
卫生部门于地震当日会商研究伤员转运方案,协调民航总局、铁道部、交通运输部,通知西宁、成都、兰州、西安等地预留床位,迅速启动重症伤员的转运救治。
15日下午,首架运送震区伤员的飞机抵达西宁机场,机上38名伤员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到兰州就好了。”万米高空的军用运输机里,尕拉毛拉着表妹忠尕的手小声安慰着。此时,50辆救护车和上百名医务人员已经在兰州中川机场集结。
不能让伤员的生命链断裂,转运途中必须有医护人员。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医生张晓峰刚抵达玉树机场,转身又登上护送伤员的飞机。两名医生在颠簸的飞机上来来回回,为伤员包扎伤口,观察伤员病情并进行心理安抚。语言不通,为了安抚一名7岁的藏族小姑娘,张晓峰调动双手和各种表情,最终让她平静下来。
15日18时10分,伤员及其家属平安降落在中川机场。已在寒风中待命四个多小时的医护人员、机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快速向飞机靠近:初检、登记、搬运、救护人员现场救治……
“轻一点,轻一点,快!”在甘肃兰大一院的救治现场,这是听到最多的声音。伤员抵达后迅速被分送到骨科、脊柱外科、胸外科、普外科,以及重症监护室等科室。手术室内,专家们早已消毒换衣,等候在手术台旁。
同一时间里,其他几个省的转运救治也在紧张展开:
——在四川成都,300多名白衣天使焦急地守候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急诊大楼外。长长的警戒线和数十名维持秩序的警察让这个200多平方米的院子充满了大战来临之际的紧张气氛。15日17时许,运载着36名灾区伤员的飞机顺利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一切为了伤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曾智说,医疗食堂已储备好牛羊肉,以满足伤员的饮食需要。“有的病人排了半个月正准备入院,但一听说要救治地震伤员,都主动地让出了床位。”
——在陕西西安,15日23时接到通知:约2小时后将有100余名地震伤员运抵机场,迅速做好伤员接收准备。
时间紧迫!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立勋一边赶赴机场,一边电话组织接收转运准备工作。1时20分,来自西安、咸阳的80余辆救护车和260余名医务人员已在机场集结完毕。20分钟后空军专机落地。至凌晨3时,病人转运完毕。
格尔木177人、兰州128人、成都284人、西安95人、西宁938人、西藏昌都9人……截至4月17日13时,在军队、民航、铁路等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已经完成近1700名重症伤员的转运。
医务人员、设备仪器、药品器械……这一切都在第一时间汇聚到伤员身边。
“白衣战士”火炽的热情,呵护、温暖着人们受伤的身心。
卫生防疫和心理救助:让受伤的生命远离疾病困扰
大灾之后防大疫,这是地震救援的一条“铁律”,对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玉树震区,防疫形势尤显严峻。
“绝大部分重症伤员完成转运,各安置点医疗秩序恢复正常,公共卫生已成为我们的重中之重。”已在灾区奋战5天的卫生部应急办主任梁万年在电话的另一头告诉记者。任务紧急,他的语速比平常都快了三分。
为了不让受伤的群众再受疾病伤害,震后第3天,卫生部组建的专业卫生防疫队伍便抵达灾区,随后卫生防疫工作全面展开。
16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鼠疫和高原病防治知识要点及环境、食品饮水卫生宣传要点发往青海。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地病所将材料翻译成当地语言并印发给受灾群众。
顾不上休息、来不及适应,中国疾控中心、青海省以及附近省份的公共卫生人员、卫生监督人员抵达灾区,便背负着几十斤的消毒机、带着宣传材料在各安置点穿梭。截至目前,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为了抚平受灾群众心中的创伤,震后第4天,卫生部委托的首批3名精神卫生专家赶赴西宁,组织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地震灾后紧急期的心理救援、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协调等培训工作。
四川省军区挑选200余名曾在汶川地震受灾并懂藏语的民兵担任“心理疏导员”,在进村入户帮助搭建帐篷时,用自身的经历鼓励受灾群众树立信心。
甘肃西北民族大学藏学院学生则自发组织来到兰大一院,参加灾后心理应急疏导培训后走进病房,给伤员擦脸,陪家属聊天,进行着心与心的沟通。
而在灾区,在各个救治的医院,和他们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
余震还在继续,救援没有停止……
(2010年4月18日 新华社记者周婷玉、赵超、刘奕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