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
这其实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让每个世博园游客都能进入中国馆。
因为中国馆每天的容量只有5万人,而世博园每天的游客,保守估计也有30万,峰值则是60万。
所以,在世博会期间,注定会有大部分游客无法进入中国馆。这些游客,他们挤出时间、拖儿带女、千里迢迢赶到上海,用100多元购买了进入世博园的资格,却不能登临那美轮美奂、气象万千的“东方之冠”;于情于理,这都是一件说不过去的事情。
《瞭望》周刊为此发布评论,称“大量观众可能最终无法进入中国馆——这就是公众、世博园管理者以致国外来宾,应当认清并接受世博盛会期间这一注定的遗憾与现实”。
会有多少人“被遗憾”呢?按会期184天、每天20万人无法进入中国馆计算,那就是说,起码有3600万人会感到遗憾。
这个遗憾,是否太过巨大呢?!
我相信世博会主办方也在正视这个问题,他们已经宣布以中国馆为代表的“一轴四馆”,也就是本次世博会最精华的部分,将永久保留;世博会结束后,“一轴四馆”如何展出,“则还在考虑之中”。
这就为解决遗憾,创造了契机。现在,只需要再来一点点创意和慷慨,事情就好办了;我建议,世博会主办方出台规定:
——凡是未能在世博会期间进入中国馆的游客,可以在今后任一时间,凭世博门票,免费参观中国馆一次。
如果主办方这样做了,那是一举数得:以诚意和慷慨,来弥补那份遗憾,尽了地主之谊;引导游客优先观看外国展馆、领略域外文明,这正符合世博会主旨:疏导了园内人流,缓解了排队之忧;最后还能吸引人们再来上海,经济上也是稳赚不赔。
此前,主办方已经给上海人民送出了大礼包:每户上海人家获赠一张世博园门票和200元交通卡。这就是创意和慷慨,是政府和市民之间一种心照不宣的良性互动。我希望,这种创意和慷慨的精神,能够惠及每一位世博游客,不论国籍、种族或肤色、地域,不要让他们满怀兴致而来、带着遗憾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