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哲
一场“汉字保卫战”,正在央视等主流媒体上展开。从体育界的NBA、F1、CBA,到经济界的CPI、GDP、WTO,这些英文缩略词都被列入“黑名单”,由播音员、配音员、字幕员负责“屏蔽”,并改译为中文全称。
这类已有相当“知名度”的常用缩写,真的能被全面清理整顿、不留一丝痕迹吗?恐怕很难。
语言学有多种天然机制,其中包括“经济机制”。也就是说,语言是最“吝啬”的,能说两个字的,一般不说四个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将多音节词简化为更少音节的词。比如,极少人说“超级市场”而只说“超市”,不说“智力商数”而只说“智商”。口语更是如此,如“打的”,既是翻译,又是简称。
显然,被简化的词往往更有活力,而且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相比汉语,英语更为“吝啬”,一般只用首字母来缩略全名。要写全被精简的英文缩略词,必然会打破固有的语言机制,反使语言趋于复杂化,使沟通变得困难。
有人说,这种“清理门户”的做法是为了保证汉语的纯洁性。其实,这种思维方式未免过于保守,因为汉语本身便有极强的兼容性——有时它不露痕迹地同化外来词,如“可乐”就成了碳酸饮料的总称,不论它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有时它还可以完美地中英混搭,比如“B超”就比译成“二型超声波扫描”要方便得多。
话说回来,就算要“屏蔽”GDP、NBA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英文缩写,那也不必矫枉过正,而应该运用我们的智慧,将其巧译成中文缩略词,而不是机械式地翻译为冗长的全称。这也许是更积极的汉化手段,更高一筹的英汉互通。
相信汉语的强大和兼容并包,让外来语言假以时日去适应和演变,而不是一刀切地规避、肃清,这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 (www.jfdaily.com/blog/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