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扬
一得之言
YIDEZHIYAN
Y
从3月中下旬开始,河南省安阳、新乡、焦作等地的4S店突然接到大批送修车辆,有着同样的“病征”:轻则加油不顺、冒黑烟、尾气刺鼻,重则无法启动、零件损坏。很多车主和4S店将矛头指向中石化的93号汽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中石化河南分公司回应称已邀请当地工商和质监部门对油品进行抽样检验,并正在对有关车辆进行免费清洗和油品补偿。(近日《中国青年报》)
大批不同品牌的车辆出现相同故障,从逻辑上分析,既不大可能是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也不大可能是驾驶员的操作问题,更不可能是天气问题、路面问题,而很有可能是汽油质量有问题。从之前强硬地宣称“是车不适应新的环保添加剂”、“谁说我们有杂质,让他们来和我们对质”,到如今“高度重视”、“对有关车辆进行免费清洗和油品补偿”,表明中石化河南分公司认识到了问题所在。成立调查组、对车主补偿是必要的,但这仅仅是头痛医头,石油巨头更应以此为契机,吸取教训,改变中国汽车吃“粗粮”的现状。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无铅汽油的国家标准中,硫含量不得大于0.08%,烯烃含量不得大于35%,而世界通行的无铅汽油标准则是硫含量不得大于0.02%、烯烃含量不得大于20%。连中石化华北研究所的分析报告也认为,目前我国汽、柴油的品质与国际水平有着较大差距。汽车吃“粗粮”不仅对车辆造成较大损伤,而且增加环境污染。据报道,目前我国的汽车故障中有6%是油品问题直接引起的,有50%是间接由燃油质量问题引起的。(《经济日报》2005年6月30日)
国内汽油品质长期低于国际标准,而国内油价却不低于甚至高于国际油价,其本质相当于石油巨头涉嫌“以次充好”。汽油品质越低意味着提炼成本越低,以较低的炼油成本生产较低品质的汽油,然后以高价出售,这种“以次充好”侵犯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石油巨头们成天喊着油价要与国际接轨,何不先让油品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