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天的观念,决定未来的安全 ——访前国防大学校长朱敦法上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1日23:19  南方周末

  ■将星点兵

  朱敦法,1927年生,1939年参加八路军。1951年赴朝参战。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合成军队指挥系。1985年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90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92至1995年间任国防大学校长。1993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今天的观念,决定未来的安全——访前国防大学校长朱敦法上将

  朱敦法,1927年生,1939年参加八路军。1951年赴朝参战。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合成军队指挥系。1985年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90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92至1995年间任国防大学校长。1993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南方周末:您1939年入伍,现在已经离开工作岗位,还会常有忧患吗?

  朱敦法: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军人与生俱来的品质。

  和平环境里,危险存在于歌舞升平之中。许多卓有远见的政治家、决策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中国国家领导人包括江泽民、胡锦涛也多次谈到要有忧患意识。中国历史上的教训屡见不鲜。

  甲午战争,日本为什么选择甲午年发动战争?日本早已经看到甲午年皇太后六十大寿,没有多少心思考虑国家安危、国防安危。北洋舰队的忧患意识哪里去了?北洋舰队顾名思义是在北洋这个地区执行作战任务,他到冬天还要冬休,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甲午战争不是偶然的,没有忧患意识,政治上的腐败之日,实际上就是军事上的失败之时,这是历史规律。

   南方周末:但近30年高速发展,都说中国处于最好的时候,谈忧患会不会不合时宜?

  朱敦法:现实往往如此,形势一好,忧患意识就滑坡,失去了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淡化了“随时准备出动”这个军队行为的基本准则。军队的特殊地位,要求军队宁可把风险估计得多一些,也好过因疏于戒备而在危机发生时手足无措。

  我们看好莱坞大片,爱国主义教育不动声色地融入里面。然而,我们国民的忧患意识在哪里,我感到担忧。

  翻开地图,中国周边是当今世界上最不稳定、“火药桶”最多的地方,也是核武邻国最多的国家。因此,每一位国人都应提高警惕,增强国防意识!

  国富不等于国强。强化忧患意识要有世界眼光,在横向比较中感受危机。

  藏兵于民,造就将星

   南方周末:现在不是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了吗,这对于提升军队素质肯定是有帮助的?

   朱敦法:前些年有些研究生分到部队,呆三个月就要求走,因为待遇太低了。这几年好多了。富国才能强兵。从在校大学生中征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藏兵于民,就是要从源头上提高兵员质量,向部队输送更多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的优秀青年。打赢现代战争没有顶尖的人才不行。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西点、伏龙芝军校,把社会年轻精英吸引到军队中来,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名将和政治明星。治校也是治军,治军必先治校,历史上有很多教训就是因为军事理论落后,导致打败仗。

   南方周末:高科技战争形态多种多样,藏兵于民恐怕并不仅仅是提高民众军事技能这么简单吧?

   朱敦法:毛泽东说,战争威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我感觉这话没过时,值得大家反复琢磨,防止战略上、政治上的近视眼。

  美国打阿富汗,军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打成现在这样?打赢容易,想打垮一个民族,难啊。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古人还告诫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现代条件下,民众的态度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影响甚远。这也就是心理战同信息战、特种战正日渐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的原因。战争的形态慢慢变了,人民战争的概念也要变。

  现代人民战争也要适应科技信息的变化,不是过去我们的地雷战了,要赋予新技术、新内容。网络战可以是现代高科技信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的一种,他对实施战争的人民有一定技术要求。藏兵于民的概念是相当丰富的,主要是盘活人才资源,也包括部分工业企业的军民兼容。

  核心技术买不来

   南方周末:过去我们强调人的因素,如何看待技术的进步?

   朱敦法:建国六十年大庆观礼时,看到天上的国产新型飞机,真是振奋。上一个十年,在天安门上,我跟空军王海司令站在一起,就叨咕这个事情,当时非常担忧。

  那时我们很落后,大家到国外去,一看人家的装备,赞不绝口。很多人主张买,因为自己研制周期长,怕钱花了还拿不出军备,一旦有事不能应急。

  把外军已经完善成熟的技术和装备成果“拿来”为我所用,在短时间内不失为一条捷径。建国初期就是这样做的。但最先进的军事高科技是秘中之秘,几乎无从引进。中国国防科技界的元老早在80年代就告诫,买来一个现代化的军队是不可能的。国家要发展我们的技术装备,我们有民心,就不愁兵力,再有了技术装备,那就如虎添翼,一旦面临战争,付出的代价可能就小一点,胜利的把握就大一点。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1982年马岛战争了。战争初期,阿根廷使用法制“飞鱼”导弹重创英军,但当法国将“飞鱼”导弹的性能参数告诉英国,并中止对阿导弹供应,阿根廷作战效果就大受影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武器装备依靠进口,一味“拿来”,只能受制于人,靠外国技术创新成果支撑的国防注定不堪一击。

  打仗不能再“惨胜”

  南方周末:我们该考虑如何寻找破局?

   朱敦法:从长远和战略角度来看,关乎国家安全、军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必须依靠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回顾中国的武器研制,可以看到一个令人回昧的现象——那就是在国家财政最困难时期,外部封锁最紧而求购无门之时,“两弹”(核弹、导弹)一星搞出来了,代表二次核打击能力的核潜艇也出来了,相反,在国家财力大幅增长、国际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国产先进武器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却显得相对不足。

  外购成了习惯,就会产生惰性和依赖性。我军装备在战时无法确切的保障,装备总是差一代,晚一步。克服持续了几十年的对某大国的依赖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军工科研能否取得重大进步。

  强调人的作用不能到不适当的高度,人是要有精神,但用头可以把炮弹顶出去吗?

  技术决定战术。淮海战役,我们花了巨大代价才打下来,一个纵队一万多人,伤亡六千。军队没有现代化的装备,仗也能打,但是伤亡代价太大。战争时期的惨烈场面,再不能重演了!孙子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要侥幸指望敌人不来攻击我们,自己要有随时应对敌人的充分准备,自己要有着使敌人望而却步的强大实力。

  宁可千日不战,不可一日不备;备而不来无所失,来而不备会吃亏。政治上打瞌睡,会导致军事上的马大哈,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狠抓技术装备,陆海空天电这五个领域都有发展,是非常有远见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