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花姑娘》中的女主角花妮
豫君
上周,朝鲜版大型歌舞剧《红楼梦》登陆我国。由此,新一轮“朝鲜印象”进入人们的视线。其实中国人对朝鲜的文艺作品并不陌生,尤其是电影,曾在上世纪70年代,给我国亿万观众带来不少快乐。同时,通过这些电影,也让我们认识了朝鲜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
《卖花姑娘》,一个时代的绝唱
1972年9月9日,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在中国公映。在那个物质与文化颇为贫乏的年代,《卖花姑娘》无疑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精神大餐。当时,公立电影院本着歇人不歇机的原则,24小时轮番播放,而农村的村寨谷场边,天边的一抹晚霞还未被夜幕完全笼罩,银幕前早挤满了人群以及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的占地板凳。观众哭得稀里哗啦的,因此曾有看《卖花姑娘》要带好几条手绢的说法。
《卖花姑娘》原是一部同名歌剧,属朝鲜五大歌剧之一,上世纪30年代由金日成亲自参与创作而成,1971年在金正日指导监制下拍成电影。它讲述了特殊年代里,主人公花妮一家四口的悲惨遭遇。花妮的妹妹被地主婆烫瞎眼睛,哥哥哲勇放火烧毁地主的房子被抓,母亲积劳成疾。花妮一边照顾妹妹和母亲,一边卖花给母亲抓药治病。可上苍并没有垂怜这个苦难的家庭,多病的母亲被地主逼死,妹妹又不幸失踪,花妮本人也被地主关押。万念俱灭之际,哥哥哲勇从天而降,原来他从魔窟中脱身后参加了革命。他回来后发动贫苦大众打倒地主,兄妹三人重逢。
除了《卖花姑娘》,由朝鲜歌剧改编而成的影片还有《血海》、《党的好儿女》、《金刚山之歌》(电影名为《金刚山的姑娘》)等。其中《血海》拍摄于1969年,它表现一位伟大的母亲,通过血的教训,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中。影片中的“母亲”从愚昧、妥协到抗争,走出了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
隐蔽战争中的英雄们
朝鲜拍反特间谍片,源于朝鲜战争,《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木兰花》、《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敌后金达莱》等都是其代表作。
上了岁数的人都记得《看不见的战线》(1970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里面的“老狐狸”和女特务,还有那段让很多人总挂在嘴边的经典台词(特务接头对暗号):“你拿的什么书?”“歌曲集。”“什么歌曲?”“阿丽拉(阿里郎)。”
有网友认为,朝鲜谍战片水准很高,《无名英雄》甚至比《潜伏》还要精彩。这部共20集的超长版电影拍摄于1978年至1981年,讲述了1952年朝鲜战争进入最关键时刻,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不甘心这样结束战争,企图酝酿新的攻势。朝鲜人民军得到相关消息后,把他们的王牌侦察员、《伦敦新闻》记者俞林派到汉城,截取美国情报。俞林抵达汉城后,恰好遇到剑桥留学时的同学,现任南朝鲜新闻处处长朴茂,更让他意外的是,美军情报处中尉顺姬竟然是他的昔日恋人。顺姬不再是当初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妩媚、狡黠,有时以交际花的身份出现在不同场合,周旋于不同人群之间。这时的俞林陷入情感纠结中,好在他以坚定的信念压制住旧爱与新恨,没有被顺姬似有似无的挑逗而俘虏。直到他获得一份极其重要的“T型高地战役计划”,总部才启动最隐秘的情报员“金刚石”,指示俞林与“金刚石”接头。俞林到达接头地点,没想到对面坐的竟是顺姬!俞林:“请问,这是今天的报纸吗?”顺姬:“今天的报纸卖光了,这是17号的,你那张报纸是……”俞林:“是15号的。”
顺姬语气温柔、克制、平静,这时只有贝多芬的音乐撞击着俞林和顺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爱情火花,也暗示出两人爱情的悲剧结局。最终俞林以其特殊身份得到各种重大情报,且以他个人的方式推进了整个和平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