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鼠大战 渴盼草原美景重现 甘南草原站通过招标组建的专业捕鼠队已全面展开捕鼠工作且已见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20:18  兰州晨报

  

人鼠大战渴盼草原美景重现
捕鼠者正在处理捕获的鼢鼠。
人鼠大战渴盼草原美景重现
捕鼠人。

  鼠害·应对

  面对十年不遇的鼠害,一场人鼠大战已在甘南草原展开,活跃在各个捕鼠点的捕鼠者,用传统的技术向鼢鼠宣战;

  一个规划五年的灭鼠方案就此拉开帷幕,这场人鼠大战能否还草原昔日的美丽,人们拭目以待——

  灾情日重 灭鼠除害刻不容缓

  5月29日,在夏河县桑科乡军马场的捕鼠点,来自临潭县的捕鼠工人李义红在一个新拱起的土包前停下来,他用手大概比划了一下,挖开还没有被完全晒干的土包,一个如拳头般大小的鼠洞便暴露出来。他娴熟地把自制的弓埋在鼠洞上方,然后将铁质的箭上弦,再用铁锹铲下一块草皮盖住鼢鼠洞口,布弓搭箭,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李义红说,他每天平均能捉五六十只中华鼢鼠,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捉八十只左右。他和伙伴们在夏河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捕获了四五万只鼢鼠。

  在捕鼠队的帐篷前,记者看到一万多只被去掉皮、除去内脏的鼢鼠尸体黑压压地堆成一片,散发着阵阵令人窒息的恶臭。离鼢鼠尸体堆大概10米远的地方是一个大坑,旁边扔着几十只还没有被剥皮的鼢鼠。李义红的伙伴蹲在坑边,把一根大约30厘米长的棍子插进土里,然后把一只鼢鼠用尾巴倒系在棍子上,开始剥皮。他是这个捕鼠队专门负责处理鼢鼠尸体的人,从剥皮到除去内脏,处理一只鼢鼠的时间在一分钟左右。鼠皮和内脏,被随手丢进旁边的大坑里。

  类似这样的捕鼠队,在甘南草原有数十支。碌曲县畜牧局草原站工程师陆广平介绍说,由于资金缺乏,甘南草原近十年来没有组织过大规模的地下灭鼠活动,每年只能在鼠害严重的地区展开小规模的灭鼠活动,从而导致了草原鼠害的日趋严重。鼠害成灾,治理鼠害已经成为整个甘南草原刻不容缓的任务。

  草原鼠害引起了国家、省上和甘南州委、州政府的重视,2009年2月27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甘南有关鼠害综合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州、县草原技术人员调查研究和讨论论证后,制定了甘南草原鼠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2009年底,国家下拨1690万元专项资金治理鼠害,计划用5年的时间,使甘南草原的鼠害总防治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保护草原,人鼠大战随即展开。碌曲、玛曲等县草原站通过招标的方式组建的专业捕鼠队,已在全州全面展开草原鼠人工捕捉工作,今年全州的草原防治任务计划为300万亩。

  两大诱因 或致鼠害泛滥成灾

  5月28日,碌曲县草原监理站的工作人员贡保加从车上卸下两箱小试管交给正在西兰木沟草原捕鼠的吴平。这些试管,是用来给西南农学院草原鼠害研究站采集标本的,另外,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在这里设立了研究站。

  陆广平说,提前预防鼠害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能等到灾害暴发后进行人工捕捉,这常常让牧民陷入被动。高校研究站的工作,目前正致力于草原鼠类的生殖系统研究,希望能通过控制鼠类的繁殖能力来预防草原鼠害。

  鼠类是整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组成部分,草原上平时有鼠类活动原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忽然大规模泛滥成灾呢?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西北鼠害专家刘荣堂介绍说,气候反常也许是草原鼠害大规模暴发的诱因之一。近年来,全球变暖,冬季平均气温偏高,再加上从去年10月开始雨雪量稀少,温暖干旱的环境有利于鼠类越冬,从而使得草原鼠类的生态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

  其次,人为干预草原生物链也许是鼠害暴发的另一个诱因。记者在采访途中看到,为了保护牧场,几乎所有草场都装上了铁丝围栏。据陆广平介绍,铁丝围栏一方面保护了草场,但同时也将草原鼠类的天敌——狐狸等食肉动物隔绝在了草场之外,从而使得草原的生态种群数量受到人为的干预。草原鼠类的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再失去天敌的生存威胁,鼢鼠数量势必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灭鼠除害 眼下正是黄金时期

  据介绍,对于地下鼠来说,人工捕捉几乎是唯一的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碌曲县草原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从4月中旬开始到现在,他们已经抓到鼢鼠累积达到2.5万只。在玛曲干河桥捕鼠点,捕鼠者张四海正在清点捕获的鼢鼠爪子,凭借这些爪子,他们领取相应的报酬。张四海说,他们这个捕鼠小组共16个人,来到草原一个多月,从碌曲到玛曲,已经换了七个捕捉点,捕获的鼢鼠大概有1.5万到1.6万只。在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捕鼠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由于要经常更换捕捉点,他们都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总共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帐篷里,少则六七个,多则十六七个人挤在一起,除此之外,还要摆放炊具、口粮和其他生活用品。

  捕鼠者包丰说,捕鼠队的生活太艰辛了。由于鼢鼠的活动高峰期集中在上午,他们每天早上必须六点钟起床做早饭,赶在七点钟以前出工。所谓早饭,好的时候就是清水煮挂面,但大部分时候,往往只有前一天从村镇上买来的馒头,就着喝几口茶水。蔬菜对捕鼠队员来说可谓一种奢侈,除了一丁点的清油和挂面,他们仅有的蔬菜是从自己家里带来的土豆。在草原站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说,眼下正是鼢鼠的繁殖季节,在产仔之前将其捕杀,就能达到最好的捕杀效果,因为鼢鼠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般一只母鼢鼠可以产仔3-4只,最多的可达5只。

  多措并举 草原鼠害已得控制

  贡保加说,地下鼠并不是草原上唯一成灾的鼠类,以达乌尔鼠兔、高原鼠兔、喜马拉雅旱獭为主的地上鼠同样在猖狂地破坏着草原。每年的6月份以后,地下鼠的活动逐渐减弱,新一轮专门针对地上鼠的灭鼠运动又将展开。

  目前针对地上鼠的主要治理方法是招鹰灭鼠,即在草原上每隔800米,就栽一根4.5米高的杆子,在杆子上给老鹰筑好巢,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老鹰灭鼠。陆广平介绍说,他们今年已经准备好了1800根鹰架,但是由于这个方法还处于推广阶段,所以具体效果尚不明显。

  据了解,8月份再进行一次大规模捕杀鼢鼠的工作之后,草原上每年最后一次灭鼠行动在12月份,此次灭鼠主要针对地上鼠。届时在草原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牧民们将一字排开,像铺地毯一样把一种对人畜无害的生物药品撒在草场上。这种生物灭鼠的方法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极高,只有在-5℃的时候才能有效地实现灭鼠的目的。

  甘南州草原站的王站长告诉记者,目前草原鼠害已经得到控制。但面对千疮百孔的草原来说,控制并不是目的,能否还草原昔日的美丽和丰饶,才是人们翘首以待的结果。

  文/图 本报记者 阎世德 见习记者 赵莉 郭朝飞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