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特区”为深层次改革探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06:59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 新华社昨日播发长篇通讯“从特区到新区——中国在诸多挑战中谋局改革战略‘纵深挺进’”,文章说,从特区到新区的嬗变,意味着中国各级政府正在努力将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和社会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延续,既为中国持续发展打造新的发动机,也为深化改革设立起新的试验区。

  文章提到,几天后的8月26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区的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30周岁“生日”。已届“而立之年”的深圳特区不久前刚刚完成“扩容”,将整个深圳市纳入特区范畴,人们期待此举能够吟唱出更多的特区“传奇”。

  在中国的广阔腹地,变革激发出的生机,30年来产生巨大的辐射力。从四大经济特区到上海浦东新区,到天津滨海新区,再到刚刚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多个被赋予综合配套改革重任的“新区”已经悄然崛起。共同的改革主题、各具特色的改革探索——从“经济特区”到“改革新区”的经验积累中,中国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制度领域内,将“区域带动”改革战略推向纵深。

  文章引述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的话说:深圳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探索和贡献。深圳大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成功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探路。王荣日前在与媒体座谈时说:“前30年里,深圳敢于冲破旧的体制,‘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巨大的成就。”

  眼下,深圳正紧锣密鼓地推动农民工入户工作。按照最新的“外来人员积分入户制度”,这座城市今年将向4600名农民工提供积分入户计划指标。而与此同时,与其远隔1000多公里的重庆两江新区,也正在推进“农民工落户城镇”的艰巨改革。

  如同城镇化的模式一样,特区经验广泛输入到以“新区”为代表的中国腹地,成为政策推进的范本。“这不是偶然现象”,深圳市科工贸信委副主任陆健对此深有感触,“过去30年间,深圳在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等领域,为国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眼下中国积极推进建设的多个‘新区’,正是对这些宝贵经验的升华、利用和发挥。”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珺指出,从“经济特区”到“综合配套改革”新区,名称的变化表明中国政府和社会不仅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也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如何革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在行政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尤其是土地利用、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平等就业、健全城乡社保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文章强调,如今站在30年的历史节点上,在以崛起之势崭露头角的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创新性新区面前,以深圳为代表的“老特区”何去何从备受注目。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是引领风气之先的“新鲜人”,那么如今的特区,在中国推进全面深入改革的过程中,更像一位朝深层次掘进的探路者,虽然前路有着更多不确定、更多艰难,但也带给人们更多希冀,如同它们30年来走过的历程一样。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