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人眼中的深圳特区30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06:59  深圳特区报

  

香港人眼中的深圳特区30年
一衣带水的界河——深圳河。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小可 摄

  深圳特区报讯 新华社昨日播发长篇通讯“北望深圳河——港人眼中的深圳经济特区30年”,对解读深圳经济特区30年提供了独特的港人视角。摘要如下:

  深港之间有条一衣带水的界河——深圳河。

  隔河北望,港人眼中的深圳,曾经是衣衫褴褛的亲戚、蹒跚学步的孩童,如今已出落成与香港比肩的姐妹、相得益彰的双子星。

  人物一:梁振英,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全国政协常委。曾参与深圳特区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土地制度改革

  从1978年开始,梁振英每月要去深圳两三次,作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应邀给内地学员讲课。那时的深港关系,正像“学生”和“先生”。

  “时至今日,深圳已经有很多经验可供香港参考借鉴。可在那时,从土地政策、城市规划到房屋产权、银行利率等,连最基本的问题,内地学员都要问:香港是怎么做的?”他说。

  当时,只有一水之隔的香港和深圳,这么近,却又那么“远”。“每次讲课只有半天,一个来回却需要两天。”梁振英说。

  如今,两地通关方便快捷,“排骨路”已被平坦的深南大道取代。

  “深圳的发展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梁振英半开玩笑地说,“现在如果有人抱怨深南路不够宽、城市排水道排量小,可能都怪我们当初估计不足呢。”

  他感慨道:“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大城市能成长得这么快!今天的深圳日益开放、包容,富有活力,一片生机,与香港紧密合作,共赢互利。有幸目睹并亲身参与深圳特区的建设,令我的人生更加丰足。”

  人物二:李秀恒,香港经贸商会会长,在深圳特区成立初期赴深设厂投资

  李秀恒做的是钟表行业。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香港的生产成本日渐高昂、劳动力日趋短缺,他开始到深圳去开设厂房。那时他还有点不情愿。

  年轻的特区水电等配套设施很贫乏,一星期才能供电3天。李秀恒开厂首先要准备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道路还没有修好,发电机等器材都是员工用手推车沿着田野旁边的小路运送到厂房的。

  深圳是内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在这里,李秀恒为内地的经济腾飞贡献了力量,也在这一历史机遇中获得事业发展,成为“钟表大王”。

  在李秀恒眼中,深圳一直在变,它的角色和地位已经今非昔比。随着科技资讯和交通的发达,深圳作为集散中心的角色逐渐减退,改为以产品设计和从事贸易事务为主。他说:“深圳从前是香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如今已变成了香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人物三:李保珠,香港市民,深圳特区同龄人

  李保珠又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贴出不少照片。那是她和朋友在深圳一同品赏美食、开心游玩的画面。

  “我几乎每个月都会与朋友们结伴去深圳玩,大家一早出发,吃过晚饭后才回港。”她说,“吃饭、打保龄、唱卡拉OK、开高卡车,这些几乎都是我每次去深圳必做的项目。”

  李保珠家住新界北区,坐港铁往来深圳和香港特别方便。她从邻近住处的大埔墟站坐至罗湖站,乘车时间只需要16分钟。

  “虽然深圳的消费物价上涨了,但普遍价格仍比香港低廉,食品款式和味道方面,水准绝不逊于香港,服务员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她说。

  李保珠频频“北上”深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通关越来越便捷。

  “深圳和香港紧紧连在一起,几乎成了一个城市。”李保珠说,“在香港工作居住,在深圳消闲娱乐,这就是我快乐的深港生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