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风雨中,我们坚强挺立!

  □本报评论员

  “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尚未移出我们的视线,昨日,老天再度发难,天空如墨,暴雨如注,新一轮强降雨肆虐川西,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再次暴发。

  蒲江、崇州、新津、都江堰、大邑、彭州,灾情不断传来,成都告急……

  这是“5·12”大地震以来,成都又一次经受最严峻考验。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必须保住,灾后重建的胜利果实必须保住。

  灾情就是号令。顶着如雷山洪,趟着滔滔激流,省市各级领导干部向灾区挺进;人民子弟兵、武警战士、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向灾区挺进;各界社会人士、无数志愿者向灾区挺进……雷电齐鸣,风雨交织,人影穿梭,构成了一幅幅感天动地的“战洪图”。

  从13日到19日,短暂而漫长的七天,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都是对生命的全心呵护,都是对成都精神的强烈激发,都是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心心相印。

  风雨中,“5·12”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生生不息;洪流中,成都的城市脊梁挺立。从八级地震到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接踵而至,成都从不言败,更不言弃。自然灾害袭来,使我们更致力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依;我们无法回避灾难带来的创痛,但我们有把这种创痛减轻到最小程度的科学方法和坚毅精神。

  灾难是考验,也是历练,更是洗礼。在“5·12”大地震的涅槃之火中炼过,淬过,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再一次战胜自然灾害,让灾区群众重返家园。

  没有理由不坚强。坚强,是因为有所依,有所靠。我们有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做强大的后盾,8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务必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声音直达灾区,温暖人心;我们有执政为民的各级领导,从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到基层干部,临阵不乱,身先士卒,关键时刻,撑得起,扛得住、顶得上,拿得下;我们有人民军队中流砥柱,压不垮,震不倒,摧不折,力挽狂澜;我们有千万成都人民,他们是成都历尽两千余年长盛不衰的支撑,也是成都持续走向辉煌的重要力量。

  没有理由不乐观。乐观,是因为有指引,有保障。成都从“5·12”一路走来,没有沉湎于灾难的阴影,也没有沉醉于重建的成绩,不间断的,是总结,是反思,是追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践行。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未来的灾难可能性,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5·12”大地震后,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成都市委、市政府及时总结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救灾减灾制度和先进的防灾避险机制。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滔天洪水,这套制度和机制经受了考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告,在与本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的遭遇战中,我们已经赢得了第一回合。实战证明,反应更迅速,联动更高效,细节更专业的成都应急预警机制已然全面提升。我们坚信,我们必将赢得所有的回合。

  没有理由不自信。自信,是因为有历练,有底气。历经八级地震,我们的城市依然温婉优雅,气象万千;我们的市民更加坚韧、从容、自信。有七年城乡一体化的强力支撑,成都的城市综合实力经得住考验;有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美好愿景,成都对未来充满期待,更让人向往。

  有什么,比家园更能让人牵挂?有什么,能阻拦我们回家的脚步?

  据预报,强降水还将继续,洪水仍在肆虐,灾区范围还可能扩大,顶着狂风骤雨,迎着咆哮洪水,我们要做好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思想准备,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迎接最艰难的时刻。

  党在,政府在,人民军队在;你在,我在,他在。纵有千般灾万般险,我们还有什么可怕呢?

  我们的决心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心更加倍增,我们的力量更加凝聚。我们曾经在地震的废墟中顽强崛起,我们也一定能在风雨中坚强挺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