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是什么阻挡了我们对真相的追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1日13:49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世相深看

  SHIXIANGSHENKANS

  □吴龙贵

  8月19日,几乎在各大网站的首页都公布了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颁奖的消息,其中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成为颁奖典礼上的焦点。对此,救人溺亡大学生所在的长江大学的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发表文章称,这是一幅被误读的照片,挟尸要价者其实另有其人。

  这个奖每年都有颁发,但公众并不熟悉。今年的获奖作品之所以受到舆论的极大追捧,一是作品本身的成功,照片以最简洁的方式将重大新闻事件最核心的主题有力地表现出来,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摄影佳作。更重要的是,它击中了公众内心最敏感又最脆弱的地方,照片中船主讨价还价的表情与手势,与溺亡大学生被绑在船身的手臂,构成了世风日下、道德败坏的最残忍的现实写照,无疑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准确地说是一片追捧声中出现了一丝杂音。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即有媒体人对此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过质疑。而读过《南方周末》当时对此事的真相报道的人也都知道,照片中的捞尸人并无讨价还价的权利,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是当地的捞尸队老板。而就在李玉泉发出质疑后,“金镜头”奖的两名评委则力挺照片的真实性,一名参与过报道的记者也称“捞尸者‘挟尸要价’铁证如山”。耐人寻味的是,照片的作者则保持了沉默,“得知颁奖消息后已有接受批评和质疑的心理准备”。

  作为旁观者,我们确实无力做出孰是孰非的判断。但既然有争议,并且这样的争议从照片的诞生起就一直存在,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判断这张照片的真实性是存疑的。因而,无论从“金镜头”奖这个评选活动的公信力,还是从照片传达给社会的价值观出发,《挟尸要价》的获奖都有进一步追问的必要。真相高于一切,那么,又是什么阻挡了我们对真相的追问?

  我认为这是对社会情绪的一种刻意迎合。“大学生救人溺亡”事件是去年最受关注的公共事件之一。事件中,数名大学生舍身救人义举与渔民见死不救、挟尸要价是最为触目惊心的一个情节,瞬间点燃了舆论反应和公众情绪,从而超越事件本身,直指我们身处道德困境时的内心焦虑和不安。单纯的谴责和批判显然已经苍白无力,作为一起标志性事件,作为一个道德现状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很多人都期望通过一种更有表现力的形式予以表达和揭露。这个时候,《挟尸要价》适时地出现了,并且从一开始就带有某种优势。因为事件中确实存在类似的情况,所以极少有人在意照片的真伪,因为公众需要一个情绪宣泄的渠道,所以即便有所误读或者误导,似乎也无损于它所需要传达的社会价值。

  网络有言,有图有真相。但有时候,有图未必有真相,因为对善的渴求和对恶的愤怒,都有可能遮蔽我们对真相的追问。然而我们又必须承认,无论这张照片是真是伪,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穿过舆论的喧嚣,这张照片所力求表现的对人性丑恶一面的无情揭露,对公众心灵的冲击,以及对道德良知的深切呼唤,无疑胜过了千言万语。因而真正值得探讨的问题是,真相和意义哪个更重要?我们又该以何种方式去拯救那渐行渐远的道德?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