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员集资建楼有还是没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02:45  京华时报

  在舆论的各种指斥中,神木只有向公众提供确凿真实的细节,才能自证清白,才能减少对神木声誉的伤害。不能认为一否认、一保密,“集资建房事件”就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8月10日以来,一篇题为《神木县16名政府官员集资建起17层高楼》的帖子在网络流传,帖文称神木县16名官员集资建楼并公开出售,楼房2009年竣工,共17层,每层6户,每平方米售价约6000元。

  1998年7月3日,国家启动房改,取消福利分房,披着“集资建房”的福利分房随即面世,且愈演愈烈。基于集资建房的种种乱象,国务院多次发文强调,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防止部分单位变相福利分房。但显然,如果网帖最终被证实,则说明集资建房魂灵不死,并由福利分房异化为更恶劣的形式——官员摇身变成开发商。

  当然,基于信息披露的不够充分,我们尚无法认定神木官员集资建楼确凿无疑。

  没有真相就没有和解,就无法冰释舆论猜疑。欲抵达真相和正义,必须披露详情,将更多的细节还原于阳光之下。但耐人寻味的是,面对记者求证,神木相关部门表现得极为暧昧;记者采访期间还不断接到说情电话,其中不乏政府部门领导。这不能不令人浮想联翩。

  身为网帖举报内容的主角,神木县规划办主任王荣信誓旦旦,“举报内容全部是假的”。显然,这种简单否认无法化解舆论质疑。更有甚者,面对记者采访,神木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赵平称,17层楼的土地批文肯定有,但这些是档案材料,有保密规定;神木县纪检委书记王志雄也称,审批时集资盖房者名单、被纪检委调走的17层高楼审批手续等材料保密,不能提供。

  两名官员都拿保密做挡箭牌,令人错愕之余不禁莞尔。早有多起集资建房事件演变为公共事件,再拿保密说事,既不明智也难服众。毕竟,官员集资建房事件不是个人问题,它涉及官员掌握的公共权力,更与公共利益有关。相关部门没有刻意隐瞒的权力,只有开诚布公的责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如今已逾两年。该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政府部门尽最大程度披露真相,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

  曾几何时,神木县以全民免费医疗,美名远扬。在舆论的各种指斥中,神木只有向公众提供确凿真实的细节,才能自证清白,也才能减少对神木声誉的伤害。不能认为一否认、一保密,“集资建房事件”就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8月27日,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表示,要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曝光。显然,以保密为由搪塞记者,与总理所言背道而驰,是拒绝舆论监督的不明智之举。官员集资建楼,到底有还是没有?神木官员,务必细说端详。

  相关报道见昨天11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