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在“逆市托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05:10  大众网-大众日报

  开发商之所以力挺高房价,是因为地方政府短期内还不能摆脱土地财政依赖,银行也不希望因房价下降而产生过多不良资产。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在调控楼市时,还要顾及政策对 GDP 的影响。

  政府能不能像银行作房价下降压力测试那样,也作一下房价下降的财政收入压力测试?有关专家提出,一方面这个数据可以反映出转方式、调结构、增财源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能督促地方加快产业升级改造,早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继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涨转为下降,最近一些地方房价又出现“试探性”上涨。部分开发商开始“转战”中小城市,试图复制高房价。

  调控博弈之时,开发商力挺高房价的“底气”何在?当前楼市调控成果如何守住?会不会出现新一轮房价“报复性”上涨?“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调控与逐利的博弈到关键阶段,开发商用种种手法烘托“涨价预期”

  今年4月份以来,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得到初步遏制。但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开发商对高房价“恋恋不舍”,硬挺房价,唱多楼市,试探性涨价,“转战”中小城市,房价上涨有卷土重来迹象。

  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没有放松,为什么有些房价会高位反弹呢?这反映了房地产调控与开发商逐利的博弈到了关键阶段,开发商希望用种种手法烘托“涨价预期”。

  业内人士透露,开发商通常会力荐楼市“买涨不买跌”原则,强调购置房产可抵抗通胀。房地产顾问机构信立怡高总经理朱江说:“购置的房产是抵抗通胀的一种特殊刚性需求,只要房价增幅能跑赢CPI,这种刚性需求就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集中释放。”

  除了硬挺房价、唱多楼市、试探性涨价,一些开发商将“托市”目光转向中小城市。据甘肃省宏升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王秀兰介绍,距离甘肃兰州市不到100公里的临洮县城房价已由年初的每平方米2200元涨到2500元。

  地方政府短期内还不能摆脱土地财政依赖调控楼市还要顾及GDP

  开发商之所以力挺高房价,是因为地方政府短期内还不能摆脱土地财政依赖,银行也不希望因房价下降而产生过多不良资产。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在调控楼市时,还要顾及政策对GDP 的影响。

  记者拿到一份沿海某省发改委上半年房地产投资情况总结报告,文中说:“省内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明显偏低,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与其他城市相比明显偏低,且房屋价格上涨不快。”并指出:“国家调控政策出台后,全省房屋销售面积增幅逐月回落,住房消费徘徊不前,不利于整个经济平稳发展,因而房地产调控不能搞‘急刹车’,要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大力帮促,保持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更在意任期内的可用财力,不舍得失去土地这一重要财源,因而指望低价拿地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

  有了这些地方政府的“导向”,开发商“逆市托盘”便等于有了“底气”。一些开发商告诉记者,政策收紧对开发商拿地的资金链有一定影响,但这些开发商有资金实力玩价格游戏,抱有左右市场心理。

  能不能像银行作房价下降压力测试那样,作一下房价下降的财政收入压力测试?

  一些专家表示,尽管短期来看房价仍处在胶着状态,高位震荡,但房价理性回归已成大势所趋。

  土地供给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计划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18.5万公顷,远远超过去年全国住房实际供地 7.6万公顷和前五年平均年度实际供地量 5.5万公顷。今年下半年全国还有约2/3用地计划可用,土地供应并不紧张。

  新增住宅大幅增加,也增加了开发商捂盘惜售的操作难度。2010年上半年住宅竣工面积已同比增长15.5%。2010年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相比增长了6.4%。

  在需求方面,国家打击投机性炒房政策频出,使二手房价格已经不再坚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手房价格已连续几个月下降,5月环比降幅达到0.4%,6月份下降了 0.3个百分点,7月份仍处于环比下降状态。

  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表示,今年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成效已逐步显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一段时间内不会放松。

  有关专家认为,住房供给增加、炒作行为淡出,正是政府巩固楼市调控成果的底气所在。

  “政府能不能像银行作房价下降压力测试那样,也作一下房价下降的财政收入压力测试?”有关专家提出,“一方面这个数据可以反映出转方式、调结构、增财源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能督促地方加快产业升级改造,早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据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