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谣在路上,到橘洲赏舒缓的风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6日01:26  红网-潇湘晨报

  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的磁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从此民谣似乎有了一个主题——校园。一时间,校园民谣井喷,《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随后,快速进入冰河世纪。

  民谣热再次兴起的先兆是在2006年,那一年被称为“民谣年”,不仅华语传媒大奖将橄榄枝抛给了万晓利,《南方周末》将周云蓬列为年度致敬歌手,这支集结了周云蓬、万晓利、马条、钟立风、山人乐队、川子等国内民谣界腕级人物的“民谣在路上”品牌天团,全国巡演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荼。

  如今,有了这群人,民谣重新注入了活力,卷土重来。他们的演出早已经不限制在校园。它在全国各地,在酒吧街、在各类演出现场。《郑钱花》、《买房子》、《织围巾》、《花儿》,这些反映现实的新民谣正在以自己的身段崛起。

  9月22日22:00—次日2:00,“浩龙·音乐界”2010长沙橘洲音乐节,来听“民谣在路上”……

  稿件统筹/王路 本报记者赵丽 北京报道

  民谣在路上

  “民谣在路上”巡演从北京开始,萌芽于榕树下总编辑王小山、总裁张恩超和十三月唱片CEO卢中强的一次喝酒聊天,集结了一批中国新民谣歌手,万晓利、马条、川子、山人、钟立风等。外出演出,无论多远,他们都是坐着火车去。“坐着火车去演出”,这成了“民谣在路上”的特色,“一群人可以在火车上打牌、喝酒、聊天”,内地著名的独立音乐厂牌“十三月唱片”的CEO卢中强说。“我喜欢慢的过程,坐火车可以沿途看风景。”歌手钟立风这么描述为什么要乘坐火车这种交通工具。

  民谣在橘洲

  9月22日22:00—次日02:00

  钟立风 校园歌曲《再见了,最爱的人》原作者。音乐作品有《在路旁》《疯狂的果实》等

  马条 代表作品有《时光的牧童》《秋雨》《无尽等待》等

  洛兵 作品有陈琳的《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刘德华的《朱颜记》等

  川子 代表作品有《今生缘》《幸福里》《郑钱花》等

  周朝 代表作品《这就是我们的TV》《印度感觉》《覆舟曲》等

  刘彩星 民谣女歌手,在杭州旅行者酒吧驻唱十年

  洪启 主要作品《红雪莲》《阿里木江,你在哪里?》《流浪人》等

  代表人物

  马条

  60岁了,我们还会在酒吧唱歌

  马条,2007年加盟“十三月唱片”。马条不是他的本名,“我从小就瘦条个,大家后来就叫我马条,叫了十多年了。”跟很多民谣乐人一样,马条留着长发。办公室的马条和饭桌上的马条不一样,若说办公室的马条斯文,那饭桌上的马条则是毫无顾忌的豪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时不时从嘴里蹦出“傻×”。见着熟人,马条总会不由自主地向对方“推销”新专辑,“这张专辑更自我些,更有我的风格和特点,老狼帮我拍的MV。”马条嘴里的老狼很义气,乐于助人。谈到专辑名,马条想了一下,“就叫《直奔春晚》吧”。

  成名以后,多数歌手都不愿意再去酒吧唱歌。马条却说,“在酒吧唱歌是种生活,酒吧属于大众,与听众近距离。60岁了,我们还会在酒吧唱歌”。

  钟立风

  跟学生住一起,吃食堂赶末班车

  “音乐是我忠贞的妻子;文学是我最大的艳遇。两者我都爱,当然爱的方式是不同的——忘记这一切吧,我是个犯了重婚罪的人。”说出这番特立独行话语的钟立风从小喜欢音乐,当听到录音机里飘出邓丽君的歌声时,“我发现自己喜欢这个叫音乐的东西。”

  跟很多北漂族一样,刚到北京时,钟立风选择了在酒吧唱歌,“1995年的时候,在西单的一个酒吧演出,一天收入40元,而且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他说,“跟别的酒吧歌手不一样的是,我、陈羽凡还有一些人,大部分是唱自己的歌,白天写完歌,晚上在酒吧唱出来,我当时跟学生住一起,吃食堂,每天赶末班车。但是这在当时,并不觉得辛苦。”

  万晓利、川子

  喜欢在台上把酒当歌,边喝边唱

  川子的吉他,是在监狱里练出来的。川子是“民谣在路上”巡演各站最有煽动力的歌手。一头长发,细眼睛,穿件黑T恤,踏双厚实登山鞋的他,三十几度的天气,几天巡演据说可以不带任何换洗衣服,只有一把吉他随身。

  川子在演出时喜欢开瓶冒着白沫的啤酒,拿在手里边喝边唱,兴之所至会举起酒瓶向观众致意。卢中强说:“他在台上的状态永远是喝高了的那种感觉,特别有戏剧性。”

  喜欢在台上把酒当歌的,还有万晓利,他敢在音乐厅里举杯,有一次他揣了瓶二锅头就要上台,结果被保安阻止了。不过他还是“飞”着唱了几曲,然后又即兴演奏。观众没在高雅的音乐厅里见过这种架势,一帮人拼命叫好,一帮人纷纷退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