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村集体资产要摸“家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6日05:53  大众网-大众日报

  □记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泰安讯 从今年开始,我省将用两到三年时间,摸清全省数以千亿计的农村集体资产底数、建立档案,规范管理,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同时重点在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等经济发达村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这是记者从9月14日在泰安召开的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农村集体资产包括资金,经营性、非经营性资产和土地、水面、山林等资源性资产。粗略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值超过 2000亿元,比2005年增加440多亿元,全年村集体实现收益98亿元。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冯周安表示,自1998年全省开展过一次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后,很多村集体资产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底数并不清楚。此外,一些地方的集体资产管理不公开、不规范,集体资产被贪占、挪用、浪费,低价承包、变卖等,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到去年底我省98% 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95%的村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80% 的乡镇开展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涉及76%的村,其中实行资金代理的村占89% ,代理资金90亿元。全省有90% 的乡镇成立农村审计机构,去年对5.6万个单位进行各种审计,审计金额668亿元,发现有问题资金 3482 万元,查处贪污案件83件,对341 名违纪人员进行了处分。

  在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方面,青岛市崂山区、潍坊市奎文区等率先探索,对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股权量化,实行股份合作制或者公司制,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17个村(居、社区)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产权改革,量化资产总额35亿元,股东总数 10.8万个,其中个人股东 10.6万个,去年股金分红总额 3.3亿元。去年还有358个乡镇对5520个村的 6500多个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项目开展了招投标,涉及金额38.4亿元,为村集体增收节支3亿多元。

  根据要求,我省将对农村各业承包合同进行清理与规范,科学评估确认资产资源价值,将核实后的各项资产资源按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材料物资账和集体资源登记簿,通过资产清查、资源登记和财务清理,做到家底清楚产权清晰。建立健全财务开支审批、财务预决算、资金管理岗位责任、资产评估、招投标、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有条件的村整合资源,建立集体资产管理和交易中心。对产权改革村要公开民主,科学设置股权,依法界定股东资格,搞好股权量化。建立健全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完善经营管理,逐步确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