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解“四难”是发展的有效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7日05:01  大河网-河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光辉陈贞权李 兵芦 瑞

  “应该告诉全省人民,中原经济区不是坐着等出来的,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实实在在干出来。”省委书记卢展工反复提醒。

  化宏伟蓝图为现实美景,唯有找准路子,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我们应该怎么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重在”,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构建相关相联的“十大”体系,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这,就是贯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条醒目红线。

  中原经济区的“生财之道”

  “河南为什么不富?深层原因不在于人多,产业结构低端化才是富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成勋研究员直言。

  让“钱袋子”鼓起来,有实力、有能力为国家担当更大的责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河南而言,意义尤其深远。要扭住现代产业体系不放手,抓好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绿色环保、效益好的产业,使中原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创富基地”。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产业转型跨越式发展是引领中原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动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毛汉英说。

  陈锦焰,香港锦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为郑州人所熟知,是因为几个“大手笔”——重组郑州国棉一厂、二厂、六厂,并将其搬迁至新郑龙湖。如今,锦艺集团已经投资50亿元,建成投产的郑州第一纺织有限公司、郑州宏业纺织有限公司和郑州瑞龙纺织有限公司,正在向10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迈进。

  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河南资本投资回报率从9.99%上升为20.32%,成为同期上升幅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无限的商机、巨大的机会,引得八方客商逐鹿中原。前不久,我省接连迎来了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访豫活动、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豫商大会三场盛会,签下的合同金额逾3000亿元。

  开放带来无尽活力,开放带来滚滚财富。构建中原经济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使中原成为“资本高地”。

  让财富充分涌流,我们还要疏浚更多的“航道”:

  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体系;

  充分发挥“九省通衢”之利,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深化改革,构建充满活力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体系;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体系;

  推动文化创新,使文化成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催化剂”。

  ……

  “家门口上班”会越来越流行

  今年22岁的李景森,是虞城县稍岗乡人。去年10月,他还在昆山打工,现在已经成了该乡格威公司流水线上的一名熟练工。“在外打工花销多,实际待遇与现在差距不大。”李景森说,“在家的感觉还是好。”

  据劳动部门统计,河南省出省劳动力几年来维持在1200万人左右,但增速在逐年降低;与此同时,省内转移就业量不断攀升,2006年不到600万人,2009年突破1000万人,今年上半年则超过1100万人。

  一曲又一曲的“凤还巢”,源于中原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说:“只有城镇化、工业化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解决农村里面农民的收入问题。”

  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伴相生,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要加快构筑“一极两圈三层”的城市空间格局,做大做强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县城,积极发展小城镇,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有了这样的格局,既可以满足在外打工的河南人回乡上班的渴望,也有条件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变市民,从根本上解决“人往哪里去”这个问题。

  浙江大学区域和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说:“河南和沿海的发展路径肯定是不一样的,突出强调统筹城乡,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必然选择。”

  作为第一农业人口大省,河南有条件、有责任,为解决中国广大内陆地区农民的出路做出新探索,走出新路子。

  优先保住“粮袋子”

  谈到河南粮食的重要性,省长郭庚茂指出:“河南的粮食是否稳定,不但是河南的问题,而且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叶柏林,驻马店市正阳县人,全省闻名的种粮大户。2003年,他开始包田种粮,一路种到如今2400亩小麦的规模。今年年初,为了支持他种粮,省财政补贴100万元,为小麦的旱涝保收提供了保障。

  种粮大户的经历启示人们,构建中原经济区,河南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将会越来越多,中原作为“战略粮仓”的地位会越来越巩固。

  新乡县古固寨镇崔井村的孔庆军,刚刚从老村庄搬进了祥和新村社区。由于集中建设,新村要比老村户均节约用地0.43亩,全镇节约下来的土地就有3000亩。据统计,通过以“新居”换“旧房”,我省可节约建设用地18万公顷。

  其实,粮食生产与工业化、城镇化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美国、法国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这并没有影响其世界农业强国的地位,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方法。

  对河南而言,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建设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重要现代农业基地。通过加快城镇化、工业化,逐渐转移农村人口,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另一方面,不断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用工业的力量保证粮食生产。

  经济学家马晓河说:“构建中原经济区,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统筹建设,一定会带动农业和农村的大发展。”

  从“一块钱的民生”抓起

  “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一块钱还能干什么?”这是各地网友热议的一个话题。

  “在郑州,一块钱现在能坐上空调公交车。”郑州网友紫月说。一位外省网友小石头说,“在我们这里,乘普通公交也要一块二了。”

  从今年8月1日起,郑州1000多台空调公交车全面降价,由两块钱调整为一块钱。减下来的这一块钱谁来出?政府财政来出,这就是以人为本。

  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要始终明确公交为民,把实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构建中原经济区,就是要按照重在为民的要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入手,从一块钱的“小事”抓起,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逐步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建设中原经济区带来的实惠,生活得更有尊严。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中原经济区的一个先决条件。”国家行政学院周绍朋教授说,“否则,生产要素不会往这里跑,资本不会向这里流动。”

  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经济的增长才是真正的增长,这也是构建中原经济区的目的所在。

  大河奔涌逐浪高,破解“四难”正当时——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系、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统筹协调的城乡体系、充满活力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体系、独具特色的和谐文化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体系、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体系,我们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中原自古多俊杰,跃马关山竞风流。只要亿万中原儿女夙兴夜寐,埋头苦干,河南一定有能力、有实力在中国发展的大舞台上,奏出更加华美的乐章!○1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