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岸海陆空首次练搜救 旨在保障海峡两岸三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7日07:01  半岛网

  

这是来自大陆的专业救助直升机进行立体搜救现场。

  

两岸搜救演练示意图。CFP供图

  

▲ 海峡两岸首次共同开展海陆空立体搜救演练现场。

  

▲救火现场。 CFP供图

  9月16日,海峡两岸海上搜救部门在台湾海峡的厦门、金门附近海域举行联合搜救演练。两岸14余艘船只和3架直升机参与的这次大规模海陆空联合演练旨在保障“三通 ”,维护台湾海峡航运安全。这是两岸海上搜救力量首次共同策划 、组织、参与、合作完成的大规模海上联合搜救演练,也是两岸首次同台指挥、同台观摩、同台解说、同台演练的全方位海陆空立体搜救。

  两岸400人参与演练

  16日上午9时30分,演练正式开始。此次演练由两岸海上搜救力量共同策划、组织并参与完成,并实现同台指挥和观摩。参演力量包括两岸搜救船舶14艘、救助直升机 3架,模拟事故船舶2艘。主演练区域约6.2平方公里,两岸海上搜救有关单位的400余人参加演练。

  演练模拟一起对两艘直航客货船相撞事故的搜救援助。救援场景为:一艘从厦门开往台湾的两岸直航客船“虹达”轮与货船“畅和”轮因避让不协调发生碰撞,货船失火,客船上有13人落入海中,造成10人轻伤、1人重伤,船体受损,并有沉没危险。

  搜救共涉及8项目

  两岸海上搜救机构收到事故报警并协调后,启动应急预案展开搜救行动。约30分钟的时间里,来自大陆方面的9艘船艇和两架专业救助直升机,台湾方面的5艘船艇和1架直升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船舶遇难求救、接警及险情信息核实,应急响应与沟通协调,搜救组织,海上搜寻,人命救助,医疗救护,船舶消防,善后与恢复等8个课目。

  10时30分左右,台湾方面演练总指挥、中华搜救协会名誉理事长郑樟雄宣布此次演练圆满结束。

  双方将建合作机制

  演练结束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徐祖远接受采访时表示,“三通”以来,两岸交流不断热络,台湾海峡运输量大增,海上作业的各方人员数量也屡创新高,对安全的需求不断增长。

  2008年12月15日,两岸间海上直通航线开通,两岸步入了全面直航时代。徐祖远表示,此次大规模联合搜救演练,是两岸在海上交通安全和搜救领域交流合作的推进和深化。双方希望以此为契机,建立合作机制,整体提高台湾海峡搜救的效率和质量,为台湾海峡水域的人命、财产和环境安全提供更可靠保障。据新华社

  ■专家解读

  两岸军事合作有了好开局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资深研究员李家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联合搜救演练可以说是起步、是开始,有利于减少双方的一些顾忌,也有利于打破两岸军事方面的尴尬局面,是两岸军事合作的一个好开局。”

  李家泉认为,作为我们来讲,希望进一步在这方面和台湾合作。两岸如果在军事上能合作,意义非常大。

  比如靠近台湾的太平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两岸能在这方面加强合作,整个南海的形势就不一样了,太平岛就可以利用了。

  “在军事方面,大陆和台湾差的就是互信,这次合作成功了,那就能进一步互信。两岸经济桥、文化桥已经搭起来了,现在一些实质问题就很自然地浮上台面了。”李家泉说。

  此次演练是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在两岸“大三通”后,首次围绕台湾海峡海上运输和人命财产安全举行的联合演练。这标志着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合作在闽台海上搜救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一大步,将成为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合作历史上新的里程碑,也将成为海峡两岸深化交流合作的新的起点。据《法制晚报》

  ■背景

  大火成两岸演练催化剂

  2008年2月中旬,厦门籍“同安”号客轮如往常般驶进金门码头,乘客下船后,客舱意外着起大火,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所幸两岸救难船舶及时赶到,双方密切配合,悲剧才未发生。这场火灾唤起两岸的关注,成了金厦“小三通”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的“催化剂”。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修相科]分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