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玉树囊谦:四千年黑陶历劫重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7日07:12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朱晨

  昨天是上海世博会青海活动周的第一天,一幅幅精美的土族盘绣作品,把宝钢大舞台的走廊吊顶装饰得极具青海民族风格。

  在“中国元素”传习区内,1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摆下“擂台”,各施绝技,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领略青海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中国元素”传习区门前,一幅精美的巨型藏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块使用生产地毯的最佳原料,堪称“软黄金”的“西宁大白毛”织成的藏毯,四边供奉藏传佛教八宝:宝伞、金鱼、宝瓶、莲花、法螺、盘肠、白盖、法轮,寓意保佑世界和平。据悉,这幅名为《佛佑世界》的藏毯,是由八名老技师历时八个多月织造完成的,全世界仅此一块,堪称珍贵。

  在囊谦藏传黑陶的展位前,藏族黑陶传承人白玛群加正现场为游客展示黑陶的制作技艺。白玛群加说,由于囊谦位于玉树州与西藏接壤的东南部,离震中较远,他的工作室没有倒塌。但由于晃动剧烈,大部分摆放在陈列架上的作品都被晃落摔碎,直接经济损失就有30万元。由于世博会临近,黑陶制作所需周期又较长,一时面临“无器可用”的局面。所幸当地文化部门得知他要前往上海参加世博会的消息后,提供了一部分的经济援助,早先创办的黑陶艺术学校的学生积极支援,再加上自己用两个月时间突击制作了六七件成品,这才最后踏上了前往世博的旅程。

  细观白玛群加制作的黑陶,表面呈现出“黑如漆”的天然成色,造型古朴沧桑,厚重天然而具有神秘的玉树康巴藏族特色。考古表明,黑陶大量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制作工艺长期失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有人在囊谦县吉曲乡山荣村发现一位老艺人在用极古老的手工工艺烧制黑陶,这一中华手工艺瑰宝才重新焕发出光彩,并已正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玛群加表示,虽然玉树地震给自己的工作室和家乡造成了很大破坏,但上海世博会给了他一个在世界各国游客面前展示独特技艺的机会,希望囊谦藏传黑陶能通过世博的推广,得到世人更多的关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