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探讨后危机时代银行业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7日23:3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9月17日电(记者 李佳佳)300多名金融监管高管、中外银行家、权威专家学者17日共同聚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参加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携手《财经》杂志共同举办的“2010第四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将在金融危机渐退之际,直面剖析全球银行业的新体系及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路径,其主要议题包括“2011:全球银行业展望”、“全球银行业的新模式:金融危机的教训”、“全球金融改革与合作”、“中国的选择:分业经营 VS 混业经营”等金融业热点问题。

  伴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正逐步复苏,浴火重生的银行业任重而道远。纵观全球,饱受冲击的银行业既待发挥重要作用,又需摒除危机给自身带来的创伤,两者的平衡演进,考验着银行从业者的集体智慧。同时,面对新的金融结构和监管体系,全球金融家们也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模式、风险管理机制和公司治理架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朱晓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了国内外金融界值得关注的一些动向和问题,并表示虽然我们已经迎来“后危机时代”,但全球经济的复苏不会一帆风顺,银行业的浴火重生更是任重而道远。”

  《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先生在欢迎致辞中表示,现在美国出台了1933年来最严厉的一个(监管)法案,美国政府的思路从过去的自由市场理念转变为现在的更多地照顾金融市场的稳定。中国的情况刚好相反,中国在金融创新方面太传统和保守了。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不断增加资本充足率,对银行效率是很大的挑战。“金融危机距今已经2周年,大家都进行了一些反思,确实需要大家坐在这里好好地讨论一下。”

  的确,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是否确认?二次探底概率多高?2011的全球银行业能否把握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复苏的差异性机遇,加快消化银行业历史包袱,在监管、重组与经营恢复等方面实现关键突破,将直接决定全球银行业的实质性复苏与再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特别顾问朱民首先详细介绍了宏观角度----美国、英国和欧洲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的详细的操作手段以及微观角度----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巴塞尔Ⅲ新框架的搭建,以及推进全球金融监管标准化和深化合作方面的具体政策。

  在上述基础上,他展望了全球银行业未来的深刻变化:财政风险在增大;不良资产处理长期而漫长;资本补充将经历一个长期进程;收入将缩水,盈利结构将发生改变;经营模式回归传统;交易及零售业务受影响程度较大等等。

  朱民总结说,未来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将出现三大趋势:第一是全球金融监管理念。从自由化和市场化的趋势,转向加强监管,特别是政府主导监管的决策。这和从70年代末,80年代开始强调的市场化、自由化趋势刚好相反。假如这个危机只发生在亚洲,主要的发达国家没有受到影响,全球金融体系可能会继续推进市场化和自由化。现在纯粹的市场化、自由化不解决问题,所以监管的潮流在转向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政府干预。第二是整个监管的框架基本形成,这是非常粗的框架,细的原则还远远不够,比如美国还要成立233项立法,原则指引才能使得现有的法案得以实施,所以这是很长时间内下一步市场和监管者的博弈,这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整个监管最终的模式仍然还没有形成,所以这里是有相当大的监管不确定性。第三,现有的金融严管的改革也会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经济金融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则以“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的发展方向”为题,他认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市场将向四个方向发展----自由市场理念被反思,政府的调控作用得到重视;金融监管将更为严厉,国际协调与合作得到加强;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更为稳健,创新的重心将转移到为实体经济服务;国际金融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将呈现更为多元化的趋势。、

  据此,他认为,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策略应该是----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把握好金融开放的节奏;实施科学的金融监管,有效控制风险;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稳妥推进“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金融体系话语权。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