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金融”为何相中新外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0日06:44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徐敏 王海燕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编者按:黄浦区致力于金融创新的新闻,再一次提出了上海的转型问题。

  转方式已经成为我们的口头禅,而一个“转”字,根本点何在?这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这就是要从依赖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我们曾经走过了资源驱动和财富驱动的路径,也取得了很可观的成就。但是对于上海这样一个能源、资源和土地十分紧缺的特大型都市,要素驱动毕竟不是一个方向,更不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出路。上海要走向明天,只有把发展的动力“转”到依靠创新驱动上来,这是科学发展的不二之路和紧迫要求。

  这个要求,对于中心城区尤其紧迫。像黄浦区这样的“黄金地带”,一缺土地,二缺自然资源,有的都是人才这个“第一资源”,都是金融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易于集聚的优势,都是得风气之先,最先感觉新形态、新业态的敏感性。这样的中心城区,必须“转”,也最可能“转”到创新驱动上来。黄浦区看清自己的区位优势,也看到自己的短处所在,更看出了中心城区转型的核心要求。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前不久,一家金融租赁公司在黄浦区落户成立。申请业务范围时,这家金融机构却颇费了一番周折:前十项业务均与金融挂钩,包括融资租赁、同业拆借等,而对它申报的第十一项业务——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审批部门却看不懂了:金融租赁公司为何要做进出口业务?

  审批一时被“卡”,这家金融租赁公司却一再坚持保留第十一项业务,因为如果这项业务转包出去,就要委托第三方公司,由此产生大量手续费,降低效率,提高了租赁成本,这也是金融租赁行业目前遇到的共同难题。不过,幸好有黄浦区“力挺”。区政府不但理解这家新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需求,还揽下了审批难题。区金融办几次上门,向有关部门沟通情况,最终在这些部门支持下帮助企业拿下了包含十一项业务的金融许可证。

  类似这家金融租赁公司的审批新难题,在黄浦区所经办的金融机构落户实例中并非个案。外滩金融集聚带规划不久前出炉,区领导已认准“金融外滩”的发展定位: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景目标下,在“一城一带”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需要下,创新思路发展“新金融”。

  何为新金融?黄浦区区长周伟这样诠释:新金融包含新业态,即在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外,发展起来的私募股权投资 (PE公司)、风险投资(VC公司)等金融新业态;新业务,如证券公司从原来的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拓展到直接投资、资产管理等范围;新领域,就是金融业与其他领域“嫁接”,衍生出航运金融、能源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力量,即非金融的央企的金融板块、民企旗下的金融板块日益活跃,为金融行业带来一股更具活力的新风。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业重新布局,新金融正在崛起。”周伟说。风云变幻之际,黄浦区围绕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大局,瞄准契机,努力将外滩打造成新金融机构集聚高地。外滩金融集聚带着力开发“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和“金融专业服务中心”三大产业功能,大力引进新金融机构,鼓励金融创新。

  目前,新金融机构正以加速度集聚黄浦。副区长吴成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已经有13家金融机构入驻外滩,其中PE、VC类新金融机构占到10家。首批经证监会审批设立的两家券商资产管理公司全部落户外滩,一些大型央企、民企也将其金融资产向外滩集聚。区内已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航运企业的总部,由此带来一批服务于航运业的投融资、租赁、结算、评估等特色金融业务。

  新金融机构为何“相中”黄浦?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武说:“黄浦瞄准金融发展领域中的增量,打造新金融高地,很有眼光。”当时外滩还在整修,一片灰尘,但公司发展目标、进驻事宜和区政府谈下来一拍即合,从公司注册、选办公场地到户口落定,只花了很短时间,不少难题经区里协调都迎刃而解。

  新金融的集聚带来了新需求、新问题。这些公司往往是“人脑+电脑”,十几人、几十人,几百、上千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却管理着几十亿、几百亿的资产。要服务好这些智力型、创新型公司,就要真正懂他们,从事务性服务转向智力性服务。区金融办负责人举例说,传统的金融公司一般都采用公司制,区里新近引进的一家新金融机构,却采用合伙人制,导致其在设立、争取产业支持上都遇到一些障碍,区金融办巧当“媒婆”,化解难题。

  为与各层次新金融人才“无缝对接”,黄浦区整合各部门的服务资源,为金融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办理户籍和居住证、社保、医疗保险接续等提供便利。有人反映,区内酒店式人才公寓缺乏单独的燃气厨房设备,会客空间较小,区人保局会同区房管办经过一番挖潜,盘出33套社区居家型的人才公寓。“金头脑”刚到上海就能拿到高端人才公寓的钥匙,拎个箱子便可入住。为给金融家提供更多发展空间,黄浦区积极完善金融人才激励机制,并建立金融家沙龙、金融论坛,外滩老大楼的改造风格也顺着金融家的口味而变。一家新金融公司高管感叹道,“当初冲着老外滩的金融底蕴而来,接触下来感觉地方政府真正懂我们,这里是可以扎根的地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