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建丰碑 灾后恢复重建先进典型

  开栏语

  2008年5月12日,山摇地动间,这片土地伤痕累累;2010年5月12日,这片曾经饱含着伤痛和泪水的土地,焕然一新。

  在震中映秀,在汉旺废墟……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新生活在人们的鼻尖下,温柔流转。

  这里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因为这里有那些舍生忘死,用智慧和坚韧去打造新生活的英雄们。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标杆,是我们奋然前进的榜样!这一切,尽在灾后重建两周年系列报道中,敬请关注!

  映秀“大工地”

  有群“实干家”

  ——记汶川映秀镇党委

  “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这对于一个基层党委来说简直是前所未有。但是,映秀镇党委一班人在灾后重建中以人为本、勇克时艰,在映秀这个大工地上,群众和建筑工人们都称他们为“实干家”。

  “所有开工项目的责任团队,每天必须到施工现场!”映秀镇党委要求镇党政班子成员必须联系项目,做好施工单位的服务和保障工作。重建期间,在工地上的一次次穿梭,让映秀镇领导干部与近4000名农民工成了亲密“战友”。

  2009年因大雨导致303国道卧龙段山石垮塌。“都是深夜了,还好镇上组织人来救了我们,不然肯定死在山沟里头了。”当天晚上,映秀镇干部职工齐上阵,不顾随时可能出现的泥石流险情。“每个来建设映秀的农民工都是我们的兄弟。”映秀镇党委是这样要求的,更是这样践行着:深入农民工群体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在重要节日前主动去了解是否有拖欠工资的现象。面对困难,镇党委总是与“农民工兄弟”并肩作战。

  为了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映秀镇党委在省、州、县党委的部署和要求下,按照“户户有商铺、家家搞旅游”的要求,一方面加紧进行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按照旅游温情小镇、防震减灾示范区和“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地发展定位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城镇建设的逐步完成,在镇党委的努力推动下,映秀镇的产业布局也将逐步成型。

  汶川宣早报记者雍兴中

  给他送红包

  他摔烂茶杯

  ——追忆川北公路规划勘察设计公司高级工程师陶明德

  2010年4月12日下午,临近下班才接到朝天区谢坝子大桥施工方,要求检验桩基的电话。陶明德立即直奔工地,路上堵车,心急的他立即下车,匆忙步行1公里山路后,赶到了谢坝子桥。顾不上休息,他就下到18米深的井下检验桩孔岩性,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8岁。

  陶明德生前常常告诉身边的工程技术人员:“我们既是工程建设的服务员,也是工程建设的监督者。”

  他曾在对某大桥检测时,发现一块价值10万元的应力空心板出现断丝现象,施工方为节约成本,不愿撤换。他当即表示:有问题的板材坚决不能用。

  他还因质量问题,拒绝在某工程验收单上签字。施工方找到他,送上一个厚厚的红包,被他拒绝后还软磨硬泡,一向好脾气的陶明德,当场摔烂了自己的茶杯,施工方这才悻悻离去。

  对此,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太较真了。他却说:“如果因为我的把关不严,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我将一生都活在罪恶里。”“漂亮!”这是业界对陶明德负责项目的评价;“放心!”这是业主单位的心声。这一切都源自他精湛的业务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14年来,他一直潜心筑路,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赞歌。

  个人档案

  陶明德,男,汉族,1962年8月出生,四川遂宁人。昆明工学院毕业,大学学历,生前系川北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副总工、高级工程师。 广元市宣早报记者雍兴中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