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要有办法祛除“中产焦虑”的病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1日04:49  大众网-大众日报

  □卢伟

  谈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当“小康”一词逐渐淡出大众语汇,“中产”成了新时代好日子的代名词。过上中产的生活,是许多年轻人奋斗的目标,然而当媒体真正把目光聚焦到已经中产以及准中产的这群人身上时,发现他们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安逸,“ 中产焦虑”成了一个被屡屡提及的专有名词。不久前《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说,早已不用为生存问题担心的众多中产们内心依然充满了焦虑和彷徨。

  几天前亚行发布的报告称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达8.17亿,其每天消费两美元的标准被认为是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其实,国家统计局的中产阶级标准门槛是家庭年收入6万元,但迈过这个门槛的很多人离真正讲究生活品质的中产生活还差得很远,房奴、车奴、孩奴、卡奴等话语用来形容许多中产生活并不显得多么过分。实际上,中产阶级不仅在数量上有被夸大之嫌,多数统计数字意义上的中产们也并没有过上中产阶级应有的生活,顶多只能算“被中产”。

  在蚁族等社会低收入群体看来,“中产焦虑”也许显得有些矫情,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然而中产阶级的这些焦虑显然并不是无病呻吟,要缓解这种焦虑也绝非简单的一句知足常乐了事。客观而言,中产们的不安全感投射是各种社会矛盾和体制上的缺陷。畸高的房价让很多人透支了半辈子的财富,社会保障的不完善让中产们不敢生病、不敢换工作,一些大城市的户籍门槛让很多中产始终只能飘着,没有归属感,还有升职压力、子女教育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中产们焦虑的来源,而房价、教育、养老等焦虑来源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阶层流动通道的不通畅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正是这些社会运行程序的缺陷,让中产的生活安逸不起来。

  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他们收入稳定,价值观相对中庸保守,思想倾向立足于社会的点滴改良,历来被认为是现代橄榄型社会的主体。如果中产阶层弥漫着焦虑情绪,在健康和财富被透支的惶恐中过日子,那么全社会的稳定就会出现问题。近年来越来越汹涌的移民浪潮,是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用脚投票的表现,在橄榄型社会还远未成型之际,类似现象发出的信号足以引起社会的警醒。在各种各样的经济振兴计划、产业培植计划不断出台之际,也许我们还需要一个中产阶级发展壮大计划,以大规模的社会保障投资解除包括中产在内的各个阶层的后顾之忧,以系统性的社会政策改革打破阶层流动的壁垒,如此社会才能充满活力,“中产焦虑”的病根也才能真正消除。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