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台沪剧大戏金秋十月进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2日06:45  解放日报

  本报讯 (驻京记者 柳田)金秋十月,上海沪剧院将带着改编自戏剧大师曹禺作品的三台大戏,登上北京长安大戏院的舞台。昨天,“百年曹禺,百年沪剧”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宣布从10月21日起,《雷雨》、《日出》和《瑞珏》将在京连演五场。这也是首都观众时隔20年后又一次有机会欣赏上海沪剧院的表演。系列演出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和SMG综艺部共同主办。

  三台沪剧大戏特邀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导、著名导演艺术家曹其敬统一构思、执导。打造出的总体风格忠于曹禺原作精神,又保留沪剧精华,在细节及其呈现面貌上探索出新感觉。

  《雷雨》由著名剧作家余雍和执笔改写,在压缩篇幅的同时,增加戏剧冲突,深一步开掘角色内心矛盾。余雍和说,希望能在当代重新审视人类生命中交织的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从而引发新的思索。《日出》在保留“浮世绘”般众生相的基础上,丰富发展陈白露、方达生的主线,寻找人物命运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契合点。《瑞珏》聚焦一位女性,通过对她赞美、同情和惋惜,讲述《家》的故事。经过重新排练,三台戏更加完美精致,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也更突出。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沪剧是第一个把曹禺作品搬上戏曲舞台的剧种,在沪剧的创作中不难发现曹禺创作的影子和无处不在的“曹禺情结”。今年的演出既是对曹禺诞辰百年的纪念,又是沪剧自身实力的集中展示。从茅善玉、陈瑜等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到上海戏校尚未毕业的年轻演员,五代演员将全面展示沪剧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浓浓海派风情。

  在戏剧家的眼中,本次演出活动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王安奎认为,戏曲不能反映现实生活的论断是错误的,促进戏曲现代化、贴近现实、反映现实生活已经成为沪剧的传统,深深地印在沪剧百年历史中,未来定会更有突破。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季国平说,沪剧既是传统的、地域的,又是时尚的、年轻的,是地方戏曲中最时尚的一种,相信在践行本土戏剧现代化方面将发挥极大的潜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