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和楼"圈地拟建旗舰店 百年老字号进军东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9日06:27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春和楼如今的春和楼,正准备实现新的发展。(图片均由春和楼提供)

  春和楼19世纪90年代,刚建成不久的春和楼店貌。

  春和楼20世纪20年代中山路北段,左前为春和楼。

  春和楼20世纪30年代中山路北段,左前为春和楼。

  春和楼20世纪80年代春和楼夜景。

  春和楼如今的春和楼春和厅内的摆设非常有情调。

  春和楼20 世纪30年代春和楼外卖菜单。

  跨越了三个世纪的春和楼 ,迄今已经119岁,被称为中山路最后的留守者。站在120岁的门槛前,它决定走出中山路再次创业 ,圈地台湾路开建“旗舰店”。不过,春和楼的这一尝试延续了它一贯保守的作风,在迈出中山路的同时,中山路老店也将开始新一轮的装修,还原古色古香的春和楼文化……这也体现了诸多老字号身上共有的忐忑:一边是对传统的信奉,哪怕面对的是日薄西山的尴尬;一边是对创新的冲动,畏畏缩缩地迈着小步。

  就春和楼而言,尽管它的固步自封一直饱受质疑,但在老字号纷纷倒下的情况下,依然坚挺,堪称顽强。

  到东部去,想上上档次

  “听外界对春和楼要走出中山路的建议,已经听得耳朵长了茧子。”作为春和楼饭店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沈健基自嘲。

  对春和楼有多少批评就有多少建议,到东部去开店,熟识不熟识沈健基的,见了他,都会留下这样的建议。

  中山路、天津路路口的这个位置,从始建的1891年至今 ,一直是春和楼固守的大本营,抑或福地。

  随着中山路走向萧条,“福地”带来的福气一年比一年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达尔、青岛饭店等一批老牌餐饮企业,都已相继出走中山路,在东部站稳了脚跟。

  沈健基同样意识到了危机。

  下定到东部去开店的决心是2009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沈健基像一个朝拜者一样,虔诚地行走在东部的角角落落,为春和楼的下一个福地寻找新坐标。

  2010年10月,机会来了。位于台湾路的一座商业地产,向春和楼伸出了橄榄枝,双方约定合作开店,即春和楼东部店,店铺面积达到上千平方米,“东部店将成为春和楼的旗舰店。”沈健基对春和楼进军东部信心十足。

  “镇江北路22号也将开一家春和楼分店 ,预计下月初开业。”沈健基说,这家占据两层楼营业面积的分店,将配合东部店打开春和楼的东部市场。

  据沈健基介绍,春和楼东部店的菜品将沿袭中山路店的传统风格,装修上力求新颖高档,如果进展顺利的话,预计最迟会在明年开业。

  中山路老店,车都无处停

  进军东部,对仍在复兴之路上艰难爬坡的中山路来说,是不是一种抛弃?

  即使不能算是象征之一,春和楼也称得上是中山路的重要一景。百年前如此,今天仍是这样。

  近年来,随着中山路改造的一次次胎动与变迁,春和楼也随着中山路一起奋力挣扎、负重前行。

  中山路作为岛城第一街的喧嚣与荣耀,至今未能拾起,春和楼当年的辉煌重现,在中山路或许已成奢望。

  沈健基表示,多年以来,春和楼一直守在中山路,中山路人气下降,店前狭窄,停车比较困难,这些都限制了春和楼的发展。这些年来,作为中山路坚定的守望者,春和楼发展明显滞后。

  不过,对于“抛弃”中山路之说,沈健基并不认同。在他看来,与春和楼已厮守百年的中山路,是一个不容舍弃的根系所在。

  如果要想离开,在春和楼百年的历史上,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多。

  即使是在最困难的上世纪90年代,老字号纷纷倒下,中山路人气萧条,春和楼自身发展也陷入困局,东部地产商不断抛来橄榄枝的情况下,春和楼也没有选择离开。

  如果说中山路复兴一直是个梦想的话,春和楼无疑用自己十年、二十年的青春,来帮中山路圆这个梦。

  只是,实现这个梦想的道路太长。

  青春不再的春和楼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等待。

  而且,出于春和楼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的考虑,岛城繁华的东部,春和楼也需要有自己的身影。

  12年里的第三次谋变

  如今,在沈健基的日程里,有一件事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东部开店,那就是中山路店的整修。

  “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重新装修。”沈健基说,每个房间会形成不同的风格,比如,康有为吃过饭的维新厅、徐特立吃过饭的恩师厅,都将突出古香古色的历史元素;用于重要接待的春和厅将突出青岛城市气息;将军厅风格为典雅庄重、不失新潮;明星厅讲究时尚活泼……

  即使是一楼大厅,也将通过在正面墙上悬挂古典宣传框的方式,着重介绍春和楼的历史,让融入青岛的春和楼,成为青岛人最庄重、最信赖的用餐场所。

  对于这次装修,春和楼下了大血本。

  因为装修不上档次,春和楼被不少市民嘲讽为“上世纪80年代的装修”。这个曾是岛城第一家推出迎宾小姐的饭店,受制于地角、资金等条件,硬件设施已经远逊于其他鲁菜馆。

  2008年,春和楼曾尝试着改变装修风格,新装后,二、三楼推出高档餐饮,一楼部分店面转租加州牛肉面“李先生”,实现了联姻。

  而那一次装修,距离春和楼的上次装修已足足十年。

  在沈健基看来,2008年的装修还是颇有成效的,春和楼的生意有了很大起色,一度出现了包房要提前两三天预订才能排上队的情况。

  好景不长,2010年5月,春和楼与加州牛肉面“李先生”提前解约。或许是水土不服,被认为是快餐业成功品牌的“李先生”没能在中山路火起来,选择了提前解约。而生意好转的春和楼,伺机在空出的店面上打出了香酥鸡的招牌。

  而眼下,改造中山路老店,把根留住,这是对中山路最好的安慰。

  百年前,康有为留下“特色”

  百年前,来到青岛的康有为受邀来春和楼就餐,他点了一道菜:五柳斑加吉。这道菜连同当年这顿宴请的菜谱,都被保存下来。百年之后,吃上一顿当年名人享用过的宴席,在春和楼也将成为可能。

  这是沈健基为春和楼这道“复兴大餐”谋划的“特色菜”。

  不仅如此,从来没有在菜单上出现过、早年春和楼的大厨烹制给达官贵人的菊花鱼等名贵菜,只要提前预订,也都将被端上餐桌。

  春和楼,用它百年积蓄下来的经典,来为老字号的涅槃护驾。

  120多道菜肴,被精简成了80道左右。沈健基要求,每个月店里必须要至少推出一道新菜。芙蓉蹄筋等新潮菜品上了餐桌,宁波状元楼(浙菜本帮菜)、上海德兴馆(沪菜本帮菜)、苏州松鹤楼(苏菜本帮菜)等外地菜也被引进店中,鲁菜在与外地菜的交流、融合中,一改过去油乎乎、黏糊糊、黑糊糊的形象。

  沈健基坚信,即使是在鲁菜馆遍地开花、竞争激烈的今天,传承百年的文化,也会让春和楼傲视同行。

  百年后,春和楼做起“年轻梦”

  一边是坚守,一边是出走,这对于沈健基来说也是无奈之举,他希望通过两条腿走路,能让春和楼这个“青岛第一楼”的根基扎得更稳。

  但是,内心的忐忑、纠结,作为春和楼的掌舵者,他比谁体验得都深刻。

  沈健基迷恋传统。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兴奋地谈到一个让他足以吃惊的发现,今年五一,春和楼的生意比往年增长迅速,原因是游客的捧场。在那几天,南来北往的游客、拐着各地方言的普通话,让整个老楼热闹非凡。

  五一毕竟不过是几天假期……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让沈健基对固守不得不说不——认可春和楼的市民中,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三四十岁的人,作为社会的消费主体,对这个远离金碧辉煌的老楼提不起更多兴趣。

  年轻化!传统向新潮过渡,保守向创新迈步。119岁的春和楼,期待“返老还童”。

  它终于要走出中山路,在东部商圈开建“旗舰店”,无论装修还是菜品,新潮被定义为追求的方向。

  而在中山路,这个历经百年洗礼的老店也将开始新一轮的装修,但它更多地选择了保留与继承 ,用意在于还原古色古香的春和楼文化。

  向东走的春和楼还是不是那个老字号春和楼?沈健基说,那是一定的。

  哪个春和楼更能让这座百年老店更上一层楼?

  这个沈健基回答不了的问题,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回答了。

  因创新,它成为老字号样板

  据沈健基介绍,作为正宗鲁菜馆、中华老字号,春和楼同其他老字号一样,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经历洗礼、艰难重生。近几年,春和楼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应变,获得了较快发展,作为老字号复兴的典范,其经验和做法还被有关部门予以推广。商务部等部门对春和楼的经验是这样介绍的:1996年前后,它一度陷入濒临倒闭的境地。经过一番冷静思考,经营者认为,老字号不但不应衰亡,而应将其作为宝贵的财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商誉优势,在此基础上创新,让老字号这一无形资产焕发新的生机。论鲁菜,春和楼在岛城可坐头把交椅,技术、特色、知名度已占绝对优势,问题就出在落后经营管理手段和菜品口味上的不求新。症结找到后,他们首先赢得银行和财政的支持,投资100万元将店堂改造一新,在原来古朴典雅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时尚风格,根据青岛消费者的特点,将市场定位于大众消费。然后,他们在创新上大做文章,将外地的老字号特色引进春和楼,1997年以来,上海德兴馆的上海本帮菜、宁波状元楼的浙菜、苏州得月楼的苏菜等纷纷亮相春和楼,令各种口味的消费者大饱口福。近几年,春和楼又以“中华名小吃春和楼蒸饺系列”而扬名。

  春和楼近年“大动作”

  1981年

  进行扩建,在岛城饭店率先引入迎宾小姐,同年,多道菜收入《中国名菜谱》一书;

  1997年

  春和楼蒸饺被授予中华名小吃称号,蒸饺成为最受青岛市民青睐的名小吃之一;

  1998年

  春和楼进行大规模装修,从青岛市饮食服务集团公司到春和楼工作的沈健基已任职副总经理两年,当年春和楼提出了面向大众餐饮的口号,一改立足高档的经营方略;

  1999年

  春和楼的第一家分店在黄岛成立;

  2003年

  春和楼改制成为青岛春和楼饭店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脱离“大锅饭”经营体制的束缚走上了市场化运作,同年,春和楼在烟台海阳开出第二家分店;

  2008年

  春和楼进行重新装修,牵手加州牛肉面“李先生”,二、三楼推出高档餐饮,一楼部分店面转租他人;

  2010年5月

  春和楼与加州牛肉面“李先生”提前解约,“李先生”的招牌被换成春和楼香酥鸡的招牌。

  ■新闻延伸

  中国能正常营业老字号不足千家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商务部等部门的有关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老字号企业 1万多家,主要集中在医药、餐饮、食品等行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曾经辉煌的老字号企业经济效益开始滑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共有“中华老字号”2000余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然而,如今仍能正常营业的仅为30%。

  以青岛为例,市民比较熟悉的长青摄影、大陆茶庄、福生德茶庄、小红楼、苟不理、长青果品店、宏仁堂国药、长春堂、打字机商店、国货公司、玉生池、天德塘、青岛妇女儿童商店、新时代摄影公司、新南京美发厅、生活林糕点、万通酱园、谦祥益、瑞蚨祥、震泰、青岛食品商店等老字号,大多建在中山路附近,近年来不断消失,尚存的也处在惨淡经营的状态。

  2006年,商务部启动了“振兴老字号工程”,对老字号进行了全面普查,力争通过“做精做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恢复发展一批”,全面促进老字号的创新与发展。到今年为止,商务部已公布了两批保护与促进中华老字号名单,春和楼等老字号榜上有名。

  ■记者手记伤感中山路

  “春和楼一走,中山路还能剩什么?”

  听到春和楼要在东部开店的消息后,一位熟悉青岛文史的人士很惊诧。在听到春和楼要在中山路保留老店的解释后,他的激动才平息下来。

  春和楼和中山路,在不少市民的意识里,它们如同一对难兄难弟,在岛城寂寥的西部 ,各自落寞着彼此的落寞,相互守望着对方的心灵家园。

  有中山路在,春和楼就有重振的希望;有春和楼在,中山路的复兴就有期待。这曾是彼此最贴心的安慰。

  中山路的改造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进驻的商家换了一批又一批,劈柴院的老戏最终又唱了起来,春和楼的蒸饺香味如故,但它终究没有等来春暖花开。

  用沈健基的话说,多年以来,春和楼一直守在中山路,东部的市民为吃春和楼的蒸饺都要跑大老远,但是西部店前狭窄,停车比较困难,这些都限制了春和楼的发展。

  与之相反的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东移,中山路日渐没落,青岛饭店、良友大酒店等餐饮企业纷纷将店铺迁至东部,店面扩大,客源滚滚,实现了良好发展。

  如果一直坚守下去,当年的“福地”会不是成为不久之后的墓地?而离开百年老窝,春和楼还能受到认可吗?

  这样的思考应该不止一次让沈健基痛苦过。

  往东走,又不舍中山路,跟着时代创新又不背离传统 ,这是沈健基为春和楼谋划的出路。

  这条路也许正是春和楼的阳光大道。

  我相信,春和楼东部店开业的那天,春和楼的每一个人心情都会是复杂的。

  高兴的是,春和楼将迎来沉寂多年之后的大发展。

  伤感的是,中山路将不再是百年春和楼的唯一归宿。

  A10版、A11版文/记者 陈浩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