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宋学宝
本报通讯员 孙方凯
正月初三,记者到青州市庙子镇马岭杭村走亲戚。听亲戚说,邻居老孙又找上活了,心里替他高兴,上门找他聊了半天。
老孙叫孙文信,记者与他早就熟悉。交谈中得知,老孙的新工作是在村里的环保石灰窑干会计,月工资1500元。说起他的工作,老孙脸上满是自豪和满足。他老伴对记者说:“老孙对这份工作可满意了,每天都是晚上8点多才回家,还吆喝不累呢!”
老孙没上过几年学,却是村里数得着的“文化人”,村里有红白喜事他是绝对主力。听说前些年在镇建筑公司干施工员时,盖一座楼用多少砖,他掐指一算,误差能控制在100块之内。老孙还爱看新闻,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晚央视新闻联播绝对落不了。
十几年前镇建筑公司改制,老孙下岗了,在家闲了三四年。后来,当地不少村子瞅上了丰富的石灰石和铁矿资源,上了石灰窑和炼铁厂,他先后到村里的窑厂和铁厂干过会计。然而,这几份工作虽然收入不低,活也不累,但老孙并不开心,特别是聊起在铁厂工作的那段时间,他总显得忧心忡忡。他觉得,全国上下都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村里的小炼铁厂属于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手续又不全,说不定哪天就关了。
正如老孙所料,2008年初,庙子镇所有33家小炼铁厂被一次性关停,59岁的老孙又一次下岗了。此后,村里有人到外地违规办小炼铁厂,出高薪让老孙干,被他拒绝了,“违背政策的事我再也不干了。”
就这样,老孙拒绝了七八次邀请,一失业就是两年。去年春天,村里有人合伙投资上马环保石灰窑,让他去干施工员,并负责管账,他立马答应了。过去,马岭杭村北头曾有数十个石灰土窑,搞得村里乌烟瘴气,灰尘漫天,村民一肚子意见。2008年,这些石灰土窑与“小炼铁”被关停后,市里批准了一批环保石灰窑,村里上马的石灰窑就是其中一个。在环保石灰窑建设过程中,老孙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60多岁的人经常从天明忙到天黑,时常累得一到家就躺在床上连饭都不想吃,但他却干得特别起劲。环保石灰窑建成后,因为技术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不是烧得不好就是用煤太多,一天亏损数千元。看到投资者愁眉苦脸,老孙时常规劝:“这个项目好,符合国家政策,赚钱是迟早的事,一定要坚持住。”半年后,石灰窑扭转了被动局面。
一年来,孙文信累并快乐着。他高兴地对记者说:“村里这个环保石灰窑能顶上以前的四五十个土窑,产量比过去村里所有石灰窑的产量加起来还要高。我现在虽然很忙很累,但乐意干,因为现在干的事符合国家政策,活干得舒心,钱赚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