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一个全国性的会议还要配备翻译,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但是在建国初期,由于没有统一的语言系统,给人与人跨域沟通,政务沟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推广一个覆盖全国的统一语言系统就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1956年的今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军事史专家、国防大学徐焰少将:今天是2月6日,1956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周恩来总理对此还做了详细说明,一个推广普通话的运动从此在中华大地上掀起。
在1956年2月6日这一天,周恩来总理为推广普通话特别指出:学好汉语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周恩来还说明,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国务院同时还要求,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应该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汉语拼音方案,以便于普通话的教学和汉字的注音,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小学和中等学校的语文课内一律开始教普通话。
回想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在政协会、人大会上,一些代表发言还要人翻译,例如著名的何香凝老人讲的粤语多数人就听不懂。国内重要人物的讲话让国人听不懂,这种现象今天的人听起来会感到奇怪,其实这正是旧中国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中国的语言不统一是历史形成的现象,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再加上长时间是封建性的地域经济,多数地区处于封闭状态,有不同方言。虽然秦始皇搞了书同文,有了统一的文字,形成了文化纽带,但是千年来进行语言交流始终是大难题。在唐朝以前,不同政权都按照首都的语言作为标准,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作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就是今天南京的话作为语音,明朝以南京话为正统,迁都北京后官话中也掺入了一些北京话,清朝入关后,满清统治者完全进入汉文化,除了前朝几个皇帝还在宫内说一些满语外都使用汉语,清朝开始的官话也是南京话,雍正年间又规定以北京话作为官话。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北京官话的影响超过南京官话,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最广的语言。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话在官方继续沿用,不过官话内也掺有一点江浙的吴语。虽然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历代政府都有标准话,后来称为官话,却只限于官场和少数读书人,普通老百姓还是说方言,甚至离乡时间比较少的读书人也说不好官话,这些人不会说或者说不好官话办事就很困难,例如孙中山于1894年到天津求见李鸿章,想诉说自己的改革主张,李鸿章同他一见面就问你叫什么名字,孙中山说广东官话发音不准,把孙文读成“孙门”,李鸿章一听这个人连官话都说不好就不想再听他的见解,马上送客。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时部队南北转战,想发动群众一个很大的困难也是语言不通,比如八路军359旅从延安南征的时候一进入广东边境,同老百姓讲话根本听不懂,战士干部抱怨简直像到了外国。转入和平建设后,语言不通更是文化普及的大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毛泽东在内许多领导人还设想汉语将来要走拼音化的道路,实行拼音化的前提是语言发音统一,否则国内有众多方言,一搞拼音就乱套了,谁也看不懂南腔北调的拼法。为了统一汉语发音,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就积极研究,如何推广普通话,开始原想沿用民国时代的称呼,把普通话称为国语,不过民主人士提出,把汉语说成国语,带有一点大汉族主义的色彩,后来就议定用普通话这个词。普通话以什么发音为标准呢?当时也有争论,在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采取了投票的办法,从覆盖汉语区的15种主要方言,选出一个基础方言,当时投票的结果是北京官话以52票居榜首,西南官话以成都语音为标准,获了51票,只以1票之差名落孙山,正是根据这一投票结果,1956年开始推行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标准。现在看来,这是符合我国多数人的要求和习惯的。
我国推广普通话已经有50多年了,我们今天再看当年国务院的决定,可以说普通话的推广还是极大的方便了社会交流,促进了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普通话,就没有现代话,当年的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广普通话的功绩还是应该永远铭刻于史册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