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碰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什么时候走?”,或许这就是呆在家里的老人们最关心也最担心的问题。
这一来一走间,其实就是农村新生代每年能留在农村的仅有的时间。由此带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村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新生代的漂移形成了中国农村特有的空巢现象,农村几乎成了老人聚集地。相比而言,城市的老龄化也不容乐观。但是,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市。统计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七成以上,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地区有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相伴,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可见,如果考虑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因素,农村“空巢”化将更加严重。
空巢问题引发的后续问题就是:如何驱赶老人们心灵的孤独,填补他们的情感空虚?虽然他们非常热切的希望子女能留在身边,但又有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他们理解子女的辛酸,理解生活的不易,愿意毫无要求的选择留守。相对老人而言,很多时候,年轻一代有时一厢情愿地忙碌着自己的事业,以为父母就在那里,好好的,并不需要他们太过在意。很多时候,他们也知道要“常回家看看”,但现实又是那么的不给力,因为他们要有事业,要去拼搏,要面对并解决各种各样的压力……
在老人和年轻人的相互理解间,形成了一个农村的新景象:盼过年。他们的盼望并不是孩童那种盼望有好吃的吃有新衣服穿的过年,而是因为,过年了,至少老年人可以期待子女回来,子女们也有了个回家的最好的借口,他们常常会放下手上再重的事儿回家看看父母长辈。盼过年,就是期盼一家能够团团圆圆。
每次和父母见面,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村东头的某某去世了”“村西头的某某也去世……”一个个的曾经记忆中的汉子都老了,逝去,下次回去,我不知道还能认识谁?
由此联想到春节前网上广为流传着的一道数学题——《算算你还能见父母多少次》,有网友按父母活100岁每年见两次面算,算出了100次,也有网友算出了30次、20次甚至更少;还有网友将每次见面的时间进行了核算,算出和父母见面的时间只有3天。这令人非常心酸。有网友甚至感慨:“每次数学考试前,我总会祈祷不要算错,只有这道题,我希望我是算错的,真的!”我按每年能回家一次的最好的设计算了算,还能见父母33次,你呢?如果没有过年这个借口呢?
稿源:红网 作者:古洪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