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着力提高社会领域党建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7日06:10  解放日报

  罗峰

  面对不断发展、壮大和分化的社会领域,执政党必须提高社会工作水平,把握规律性,注重创造性,努力探寻一条适合国情、党情和社情的党建新路。为此,有必要理性分析和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和任务,进而提高社会领域党建科学化水平。

  “三凝聚”:社会工作的目标所在

  政党在社会领域的工作目标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政治性目标主要包括有利于发挥政党的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和政治社会化等功能以及为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社会性目标则是指执政党要能维护和增进民众的利益。

  执政党的政治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没有本质的冲突。政党的政治性目标只有在实现社会性目标后才能实现,同时政党的政治性目标又高于现实的社会性目标,因而执政党需要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实现这两个层面的目标,必须调动党员的积极性、群众的积极性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就此而言,党的社会工作目标可定位在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和凝聚社会,即“三凝聚”。

  新时期开展党的社会工作,“三凝聚”具体体现为:在凝聚党员方面,执政党要将散落在社会领域各行业、各阶层和各职业的党员聚合起来,“让党员回家”,并通过有效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此基础上激发党员意识和党员责任;在凝聚群众方面,执政党要通过党组织的建立及契合群众利益相关活动的展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让组织闪光”,以其活动的有效性和自身的先进性来感召、带动群众;在凝聚社会方面,执政党要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满足困难群体诉求,通过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搭建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源和民众参与的积极性,“让社会参与”,民众从中能感知党的积极作用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进而达到凝聚社会、树立政党威信的目的。

  “四重点”:社会工作遵循的原则

  为确保新时期社会工作的效能,党的社会工作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唯有如此,党的影响力才能随着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得到拓展,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才能得到巩固。同时,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率先、有效行动,才能带动、促成有益于组织和社会的集体行动。

  二是立足整个社会系统。政党的力量最终来源于社会,因而党的社会工作要有系统观。一方面,不能以传统党务工作的方法来做社会工作,而需要诸如家庭社会、儿童社会、妇女社会和老年社会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尽管社会分为不同的层面和区域,社会系统观却要求在做党的社会工作时打破“条、块”分割及行业、区域等方面的壁垒,将他们看成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要素,形成网络状的大党建格局。

  三是贯彻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路线是党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取得胜利的法宝。在和平的执政时期,要真正赢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执政党仍然需要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党的社会工作同样如此,如果不抓住群众的需求,不动员民众参与,根本就不可能唤起民众的内在支持。

  四是注重采用柔性方法。在社会资源总体分散化分布的态势下,仅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方式很难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为此,党在开展社会工作时,有必要抓住工作对象的不同需求,采用沟通、协调、说服和示范等柔性方式方法,使其认识到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是与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连的,从而实现渗透和引领。

  “五关键”:社会工作的时代任务

  界定新时期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既要考虑变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也要考虑政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关键要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组织社会。随着社会的成长发育,传统体制外的各种组织如“两新组织”、自治组织等迅速发展,这对执政党的组织覆盖提出了现实挑战。因而,新时期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消灭党建“空白点”,实现对社会的非行政化重组。

  第二,引领社会。新时期,社会领域党建工作需要超出政党自身领域,实现对社会的教育和对民主的带动。一是通过对社会个体的教育引领,提炼出社会公共利益,普及尊重他者合法权益的理念;二是通过党内民主的有效开展和建立完善公共参与的制度化通道,带动人民民主与社会民主。

  第三,稳定社会。通过党组织网络的覆盖和功能开发,为民众有序的利益表达提供制度化渠道。在此基础上,通过民意收集,推动社会公共事务的妥善处理与解决,从而为社会稳定奠定基础。

  第四,服务社会。政党只有扎根于社会,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只有服务于社会,通过行为的有效性才能赢得合法性的持续增进。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仅是党服务社会理念的张扬,更重要的是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行为的落实。

  第五,整合社会。整合社会不是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消灭差异,而是要使社会的多元要素处于一种有机、互补的状态。理论上,政党具备“整合器”的功能,在现代多元社会中发挥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和政治社会化等功能。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