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2月7日电(杨颖融)民族、民间文化一向被云南作为该省重要的旅游元素来推广,“云南十八怪”续而走红大江南北,其中“粑粑叫饵块”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云南的特色小吃--饵块。记者今日探访了在昆明官渡古镇刚刚挂牌成立不久的“饵块传习馆”,春节期间感受了来自当地民间的传统文化。
记者在传习馆内看到,十余名壮汉在师傅的指点下,分成几组舂制饵块,忙的不亦乐乎。蒸米、踩碓、拔碓配合紧密,技术娴熟,成型的饵块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了大批市民及游客纷纷驻足,或观看或品尝。
据传习人金永才介绍,饵块为云南特有,是云南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作为民俗,饵块还是云南人过春节必吃的食物之一,可烧、可煮、可炒、可卤、可蒸、可炸。由于味美、易食等特点名扬四方,并逐步演变成为不分季节的美食。而有四百余年历史的昆明官渡饵块,因其手工舂制、口感细腻而闻名,曾一度带动地方的产业发展。但遗憾的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近几十年来,传统的制造过程逐渐被机械化所取代。在传习馆建立前,手工饵块的制造技术已到了濒临绝迹的境地。
金永才告诉记者,传统的饵块制作技艺和过程十分讲究,全部由手工舂制,捏揉而成。需经过选米、泡米、蒸米、舂碓、揉捏、晾晒等多个环节才能成形。因为是手工制作,因此从这里出产的饵块,每一个都完整的保留了祖先遗传下来的古老的舂制气息和传统元素,并具有黏性大、筋骨滑润、鲜香可口的特点。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保存时间可长达3个月之久。
金永才表示,建立“饵块传习馆旨在保护传统“舂饵块”的习惯,呼吁更多的人重视民间文化。
据悉,“官渡饵块传习馆”是云南第二个民间、民俗文化传习馆。2010年8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传习馆”已在官渡古镇建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