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牛远飞
晃眼一过,昨天已经是年初五了,闲来无事,帮母亲收拾屋子。正在收拾厨房的母亲嚷嚷起来:“哎呀!你看看这馒头,好几个都发霉了,真是可惜啊!”我跑过去一看,本来白胖胖的馒头,如今却长出了“头发”。每年春节期间,家里都要准备饭菜招待亲朋好友,主食馒头当然必不可少。
发霉的馒头舍不得扔,便把发霉的馒头皮撕撕,全家人从昨天开始拼命吃馒头。我说:“吃的哪有变质的快,要不给邻居王大伯送点过去。”我挑了几个新鲜的敲开了王大伯的家门。他一听我是来送馒头的,说道:“我家的馒头也吃不完。”
王大伯说,春节期间,他们老两口就备足了年货,而回家团聚的儿女又各自带来不少熟食、水果、糕点等,食品塞了满满一冰箱。吃完团圆饭等儿女孙子一走,他们老两口就开始“清理战场”,剩下的饭菜最后不少都进了垃圾堆。“农田正遭遇严重干旱,粮食收成恐怕会受影响,可我们还在浪费粮食,真是不应该啊!”王大伯感慨地说。
准备送给王大伯的馒头我又原封不动地拿回来了,看着它们我想:生活在这个丰衣足食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深刻含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