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好莱坞打造、根据叶问徒弟李小龙出演的同名电视剧改编的3D电影《青蜂侠》,今天起在国内上映。
如果叶问地下有知,或许也会诧异他和他的“咏春拳”竟能在今天的大银幕上掀起这般热潮:先是甄子丹一口气连演了《叶问》、《叶问2》;接着,叶问的师傅和徒弟被一个个挖掘出来,《叶问前传》、《功夫咏春》、《李小龙》接踵而至;如今好莱坞也凑热闹;之后还将有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上映……
热潮还“溢流”到了银幕外。据说,一些濒临倒闭的咏春拳馆借机翻身,成为健身热门;不少练咏春拳的人广收徒弟,做起了师傅,收入大好。
“咏春拳”究竟养活了多少人?
有专家称,这番情景其实把当下的电影界折射得非常逼真:聚焦某一人物或某一题材作过度开发。这非常不利于电影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比一比:中西版“咏春”,谁比划得更好看?
近年来前赴后继对“叶问”和“咏春拳”题材的过度开发,是2008年叶伟信执导的《叶问》开的头吗?其实,最早宣布要拍摄这类电影的是王家卫。据说,王导演为《一代宗师》筹备了整整8年,但他的工作效率实在低得惊人,梁朝伟苦苦等了好几年,总算在2009年底盼到了开机。然而,这部号称要讲述“逝去的武林”的电影,至今仍没个确切的上映时间表。
王家卫还在不紧不慢地雕琢,而同类题材电影早已把银幕搅得火热。除了早早炒热的叶问系列:《叶问》、《叶问2》、《叶问前传》,吴思远监制、张同祖导演,讲述咏春拳创立故事的《功夫咏春》和描绘叶问徒弟李小龙成名前轶事的《李小龙》,也在去年年底前后脚登上了大银幕。
这不,趁着李小龙诞生70周年的当口,好莱坞也适时抛出了根据他出演的电视剧《青蜂侠》改编的同名电影。《青蜂侠》最先是1936年在美国ABC电台播出的广播剧,每集30分钟;但真正让它扬名的还是1966年的电视剧版,当时默默无闻的李小龙饰演青蜂侠的助手加藤,灵活的拳脚一举征服了观众,不仅自己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明星,还带起了美国的功夫热。近年来,好莱坞改编《青蜂侠》的念想一直没有断过,环球影业、米拉麦克斯公司都曾传出要翻拍的消息。最终,电影改编权花落哥伦比亚公司。为了向李小龙致敬,影片在一水外国演员的阵容中,专门添了一位中国明星——周杰伦,由他来饰演当年李小龙扮演过的加藤。
爱看热闹的人们早已期待上了:嘿,中国版的咏春拳,遇上了好莱坞版的洋咏春——比一比,谁比划得更好看?
想一想:跟风跟了好几年,是不是该换菜单?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石川教授告诉记者,从叶问牵出咏春拳,再挖出叶问的师与徒,借用心理学的一个术语,这叫“晕轮效应”。而在电影市场,这么一出一大串则有着现实的无奈:追求市场号召力。“市场追寻热点,一种题材热起来了,必然有人重复,这是电影创作的‘类型规律’。”
在电影学博士许乐看来,“咏春热”与今年电影业界的一个大背景分不开: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后,香港导演集体“北上”,而功夫片恰恰是他们的擅长。当然在这过程中,难免水土不服。许乐说,这就像一个厨子去外地掌勺,总在揣摩着当地人的口味做菜,但顾客真正需要什么,却还未必了解。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在功夫片眼花缭乱的外壳下,文化内涵越来越淡了。石川说,成功的功夫片,拳脚只是推进故事的催化剂,最终要展示的却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比如,李小龙在海外主演的电影,传达的诸如“四两拨千斤”、“以无形为有形”等理念,恰是东方哲学特有的智慧;李安的《卧虎藏龙》,把儒家的精髓埋得很深。但遗憾的是,这种文化托举在如今的功夫片上很难寻到,而只见一些固定的模式:人物登场,先是和自己人不打不相识,在解决了内部矛盾之后遭遇外敌,再打!主人公目睹同胞受辱,忍无可忍出面应战,再打!最后以英雄在擂台上大败仇敌欢喜收场。这种撩拨民族主义情绪的做法虽然现场效果甚好,但120分钟的电影如果充斥太多这样的喧嚣,容纳内涵的余地就少之又少了。
“很多电影人靠咏春拳养活,说明中国电影题材的单一化已到了相当程度。”网络影评人图宾根木匠坦言,国内电影产业兴盛没多久,正处于扩张期,虽说创作跟风是成熟之前的一个必经阶段,但电影人必须警觉和自我约束:过度消费某一类题材,是创作的大忌:这会把观众的胃口吃倒掉的!而最终吃亏的,将是电影产业本身。
“咏春拳”已经让电影人吃了好几年,是不是该换换菜单了?
本报记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