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庙地形独特 争端历史久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8日14:15  金羊网-羊城晚报 官方微博

  来龙

  去脉

  印度教神庙柏威夏寺始建于公元9世纪,起初规模有限。此后,几经兴盛与衰败,扩建与损毁,公元12世纪形成固定规模,成为高棉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之一。

  高棉帝国统治600多年间东征西战,版图空前辽阔,一度囊括如今泰国东北部十多个府。直至今日,泰国境内仍有不少当年高棉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但论规模和艺术成就,这些遗迹无出柏威夏寺之右。

  1904年,泰国当时的暹罗当局与殖民柬埔寨的法国殖民者商定边界协议,双方同意将柏威夏寺划入泰国境内。3年后,法国殖民者完成边界划分图,暹罗政府意外发现柏威夏寺被划入柬埔寨一侧,由此留下世纪争端的话柄。

  国际法庭1962年一纸判决,判定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所有。

  有意思的是,柏威夏寺所处独特地形使主权争端复杂化。

  柏威夏寺修建于海拔525米的“鹰喙”式的摩艾丹崖顶。隶属于马夸山的摩艾丹崖崖壁朝向柬埔寨一方,柏威夏寺的唯一陆路通道位于泰国一侧。游客只能从泰国一侧的四色菊府入寺参观。

  柬埔寨柏威夏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称号后,泰国将寺庙北侧面积4.6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柏威夏寺国家公园”,封锁了从四色菊府首府四色菊市前往柏威夏寺国家公园的唯一通道,同时宣布封闭摩艾丹崖。(凌 朔)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