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子扬
从初一到初六,回到老家的张波见人就问:有亲戚朋友愿到我那儿打工的吗?
张波和记者同村,从小一块长大,无话不谈。在济宁市开着一家羊汤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眼看初八就要开业,还没招满人手的张波显得有点着急。
张波要招的人是饭店的服务员和学徒工。“前年感觉不明显,可能是金融危机的原因,到饭店吃饭的不是特别多,一个店里有五名服务员就能应付了。”离张波的羊汤馆不远,是一家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产品多出口,工人们三五成群去他那里吃饭。有段时间,听说厂里没了订单,工人们轮流着一周上3天班,张波的生意也差了下来。那时候农村老家有人想安排孩子到店里打工挣俩钱,张波除了拒绝,还得耐心给人解释:生意实在不好,我都想减人呢。
撑过了去年春节,张波的小店逐渐有了起色。工人们纷纷返岗,到店里吃饭的人就多起来。加上特色的菜肴和实惠的价格,羊汤馆在周边一带颇负“盛名”,有的人都开着车去他那儿吃。到去年下半年,小店的生意已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了:没有空座,经常有人在旁边等着“翻桌”吃下一拨。生意一好,人手短缺的问题就暴露出来。无奈,张波只得高薪招了两名服务员,此外,他还得亲自下厨。生意还忙,他又把城乡接合部的姐姐和姐夫搬来帮忙择菜、送菜上桌。即使这样,还是经常有顾客抱怨上菜慢,甚至“威胁”再不来吃了。
多说好话,快跑腿,张波的羊汤馆一直开到了大年二十九。被愁坏了的张波下决心今年多招工。可年前他委托的招工代理却告诉他,现在确实很难找到人了。“今年的生意肯定没问题。”张波说,那家加工企业年初三就上班了,很多人都打电话催他早开业。听说企业的订单都排到了2012年,今年必须满负荷运转。这让张波又高兴又紧张。
服务员为什么难招?张波给记者分析说,一是服务员的工作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多人觉得没什么前途,不愿干;二是待遇和环境不够好,没有养老保险什么的,对年轻人没什么吸引力。还有就是观念上的问题,年轻人拉不下身价干这活。除了这些客观原因,张波还有很多不理解:“我给服务员每月开一千三、学徒工每月一千五的工资,人们还是嫌低。”
“其实就是人家说的,经济复苏了,就业机会多了。有好的工作,像餐馆这样的累活,年轻人当然就不愿意干了。”张波的媳妇韩桂晨在一旁感叹。韩桂晨打算,抓紧上娘家再跑一趟,动员她几个嫂子来饭馆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