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工正擎起“城风乡渐”大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9日03:38  中国青年报 官方微博

  春节前夕,一批批外出务工人员行色匆匆地从外出打工的地方回到生养他们的乡村,春节过后,再次踏上打工之旅。他们像自然界中定时迁徙的候鸟一样,每逢年节往返于城乡之间。不同的是,候鸟只是为了生存,机械地行走在南来北往中,而他们则追逐亲情,主动地将城市文明带到了生育他们的乡村。

  农民工能否擎起“城风乡渐”的大旗?记者调查发现,他们从城里带回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悄然改变着乡村的一切。

  农民工身上的时尚元素

  今年春节前后,地处洞庭湖畔的湖南汨罗市桃林寺镇南林村一改往日的僻静,一批农民工陆续回家过节,并从四面八方带来不同的时尚。他们身上的时尚元素成为黄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南林村二组的王义新是活跃在深圳一些厂矿企业的“破烂王”,平时并不时尚的职业并没有消磨他体内年轻人的时髦细胞。年前,他花了六百多元从一家歌舞厅买回一台旧的“点歌王”,里面储存了4万多首歌曲,村里一些年轻人喜不自禁,一天到晚去他家“飙歌”。

  家住三组的吴建文则从打工的广州带回音响、放碟机等伴舞设备,平时稍有舞蹈基础的她充当师傅,一时吸引了方圆几公里的乡亲们,平时习惯于挺直身板走直路的农把式,在她的带领下,也扭动起身躯,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今年60多岁的村民黄文亮对记者说,“以前村里逢年过节,村民要么围着餐桌胡吃海喝,要么围着牌桌,还来点小意思,哪像现在这帮年轻人这么会玩。”

  记者了解到,这些在外面“闯荡”过的农民工,身上悄然流行着的不同的时尚元素,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等不同方面,改变着当地的习俗和祖辈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南林村有柴火熏制腊肉的习俗。年前,家庭殷实的黄地卜像往年一样宰了一头年猪后,除留一部分猪肉过年外,其余全部熏制成腊肉。在外“见过世面”的黄克纯得知后,立即劝父亲放弃这一做法,并告诉他这种腊肉制作方法不科学。年近七旬的父亲起初并不在意,但后来听儿子说加工腊肉过程可能会产生致癌物后,终于改变了初衷。

  “在外打没打过工完全不一样。”村委会负责人黄明中对记者说,在村里不管碰上谁,只从走和坐两个姿势就可看出他是否“在外面混过”。他举例说,雨天走起路来一脚泥的绝对没出过远门,在家里坐下来嗑瓜子时不随手乱扔瓜子壳的肯定是在外面“长过见识的”。

  “农民工给村里带来的最大改变,在于他们正悄然改变村里的传统思想观念。”湖南平江县大洞村支书陈松青说,“这种改变是对父辈传统思想的一次颠覆,因此,他们将拥有与上辈完全不同的全新生活。”

  今年40出头的童纵高原来在广东一家企业打工,经过多年打拼积累了一定资金。村里有人劝他,苦了这么多年,也该享受一下生活,何不在城里买套房子,买台车子,过点悠闲的日子。

  见识过南方发达地区高速发展势头的童纵高却有自己的想法。不久前,他回乡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一个生猪养殖场。童纵高认为,小富即安是中国农民的传统思想,几千年来这种思想束缚了人的手脚,也制约了社会发展。

  陈松青介绍,在童纵高的影响下,村里好几位在外面挣了钱的年轻人放弃了买房买车享受生活的想法,或在家乡办起养殖场,或在外地办起加工厂,生产经营都不错,有的还积累了千万身家,既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城市文明“倒逼”乡村发展

  地处湖南长沙县北部的锡福村,原来是个典型的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山清水不秀,到处猪屎臭,遍地是垃圾,吃水也发愁。”这首流传在锡福村的顺口溜是其真实写照。

  2008年起锡福村全面启动“环境综合整治”,制定了改水、改厨、改厕,庭院绿化、住房美化、道路硬化、垃圾处理规范化的“三改四化”工程。

  “环境整治既是村民的现实希望,也是外出务工人员的迫切要求,”村支部书记王茂存说,“农民工在城里见了世面后,将城市文明带回家乡,并且‘倒逼’家乡发展。”

  记者实地采访发现,目前,村里建起沼气池300多座,为农户提供了洁净的生活能源。近300个无公害厕所,将农户家各种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入池净化处理,达标排放。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全村改变采用明井取水饮用的旧习,所有农户都完成了家庭自来水工程。新建规格统一、美观实用的垃圾池354个。各村民小组设置卫生监督员,村里设专职保洁员,农户垃圾分类收集、规范处理,彻底改变以往垃圾随处倾倒、白色污染遍地的现象。

  王茂存介绍,人口不到2000人的锡福村,在外打工的有200多人。一些农民工不仅将城市文明带回家,而且主动参与家乡文明建设。

  木匠出身的村民彭文达,近几年在长沙打工赚了一笔钱,自己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不忘家乡建设。去年,他拿出30万元,给村里4公里长的村级干道装上路灯。每当华灯初上时,村民们在灯下也像城里人一样,散步聊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农民工在经过多年打拼,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后,迫切希望改善文娱、体育等方面的业余生活,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汨罗市东塘村是当地有名的“打工村”。全村1500多人有一半以上在外跑运输、办企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过去的“泥腿子”一下子有很多变成拥有上百万身家的老板。衣食无忧的农民工解决基本生存条件后,通过各种形式反哺家乡。

  能否擎起“城风乡渐”大旗

  长期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专家、湖南省社科院农村所副所长王文强认为,在过去城乡分割的背景下,不仅城乡物质分割,而且城乡精神分割,社会文明得不到有效传播。近年,农民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自身素质和行为能力得到提高,观念不断更新,对留守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较大。随着农民工群体流动规模增大,流动距离变远,对流出地乡风文明建设的影响更加明显。

  王文强说,国家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不仅要发挥政策推进的作用,也要积极引导农民工,并充分发挥农民工传播城市文明的作用,例如各地可通过团拜会联络农民工,聘请农民工担任顾问等形式,让农民工在城乡文明传播和建设中更加有所作为,加速城乡文明融合。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陆福兴认为,农民工自身需求是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的基础。农民工经过自身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农民工不仅能够带动农村物质生活现代化,而且能成为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和社会观念现代化的倡导者。

  还有专家认为,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职业水平和社会地位呈现向上流动的趋势。在经历城市现代文明熏陶后,农民工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文化震惊”到“再社会化”,再到“文化反哺”的过程。城市的现代文明在这一流动中得到传播。由此,农民工流动成为“城风乡渐”的主要载体和动力。

  新华社长沙2月8日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